正文 第30章 培養孩子其他方麵的興趣(4)(1 / 3)

有些孩子就是對剪東西感興趣,當一把剪刀在他們手中的時候,他們會把那些單一的紙片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小東西。麵對孩子這門技能,有的父母不但不會欣賞,還會把孩子的剪刀給藏起來,或是直接告訴孩子不能用剪刀亂剪東西。父母這樣做可能是害怕孩子會用剪刀傷害到自己,又可能是因為孩子亂剪東西會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總而言之,對於孩子剪東西,父母是一萬個不同意。然而,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對剪東西這麼感興趣,可能是因為他在這一方麵有些天賦,如果加以發展的話,很有可能會在這方麵做出成績。但是,經過你這麼一阻止,再有天分的孩子也會變成沒有天分了。

如果孩子真的喜歡剪東西,父母可以有意地發展孩子對剪紙的興趣。剪紙是一種在中國民間非常流行的一種傳統藝術,它曆史悠久,有著豐厚的生活積澱與底蘊,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同時,剪紙也是一種綜合的藝術,有利於孩子各個方麵能力的培養和增進。比如,對孩子創造力的發展,觀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提升等方麵都很有幫助,並且,還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繼承,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當父母看到了這些,是不是有些心動了呢?是不是想要知道更多剪紙所帶來的好處呢?下麵就請父母看一下剪紙具體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吧!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剪紙這種民間藝術的題材都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大自然。因此,在孩子創作剪紙的同時,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在平時的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學會觀察,並且善於觀察。

培養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剪紙的過程中要求眼準手穩,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孩子“看”和手“動”的頻率保持一致,靈活自如的剪裁。這樣,孩子便在不知不覺中,練就了手眼協調的本領。

培養孩子的耐性。剪紙是一種安靜的藝術,它需要孩子專心致誌的,按著畫好的線條,小心的裁剪,不急不躁。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練就了“心靜如水”的境界,也自然而然培養了孩子處世沉穩、耐心細致的好性情。

提升了孩子的智慧。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們也常常將“心靈”和“手巧”並稱,因此不難看出,培養一雙巧手也就意味著提升了智慧。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群的訓練有利於大腦的開發與潛能的挖掘。在剪紙中,孩子們通過眼睛的觀察,大腦的構思,雙手的剪裁等一係列步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也使大腦得到了開發與提升。

剪紙對培養孩子各方麵能力有如此多的好處,那父母應當怎樣激發孩子學習剪紙的興趣呢?

首先,要給孩子設置一個可以引發剪紙興趣的環境。一般孩子對小動物比較感興趣,所以,父母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欣賞一些動態的民間剪紙動物,像老虎、小兔子、小魚等等,讓孩子感受一下剪紙藝術的豐富多彩。

其次,讓孩子欣賞一些剪紙作品。父母可以在家裏的牆上貼一些剪紙作品,最好是孩子們的作品,這樣就可以對孩子說:“看,這些都是和你一樣的小朋友自己做的!”當孩子被作品所吸引的時候,父母可以適時地做一些引導:“隻要努力,你也可以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這樣一來,就會激起孩子自己親自試試看的衝動。當孩子喜歡上剪紙這種藝術的時候,父母就要為他們提供剪紙所需要的材料了,除了要提供剪刀、手工紙外,還要為孩子準備充足的輔助材料。通過適當的輔助材料的提供,激發孩子的創造興趣,豐富主題情節。比如,當孩子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各種美麗的花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們通過粘貼輔助畫來展現出美麗的花園。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那麼美的時候,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自然就會對剪紙產生興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