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雨聲
小說坊
作者:趙欣
父親自從患了尿毒症之後,不知受了誰的影響,信奉了基督教,他每周六的上午要到春城教堂聚會。由於他年高體弱,日常都是由姐姐護理,作為兒子,我總覺虧欠,所以隻要是休息日沒有特別的應酬,我就陪他去教堂。
我對基督教和教會,教堂沒有什麼了解,隻是覺得神秘又無所謂,看著男女老幼陸續而來,我覺得他們是在消遣。就如同父親,可以藉此排解寂寞,於健康有益。
父親習慣於前三排靠窗的位置,那是雙人座,我就坐在父親旁邊。後排是一對中年夫妻,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前麵是一個瘦小的青年,衣衫破舊,頭發蓬亂。座位基本上是習慣形成的固定位置,大家來到教堂,各就各位。
我倒希望座次能調整一下,別人我倒不管,就是前麵的這個青年,讓我難以忍受。一是這家夥好像從來不洗澡,這麼熱的天,他還穿著長袖衣服,風從前麵的窗戶吹進來,經過他時,夾雜著一股濃重的酸臭味兒,就像夏天生蛆的大醬。二是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時常咳痰,每次都好像是幹咳,咳了半天,什麼也咳不出來,漲得臉紅脖粗,仍然猛咳。每一咳嗽,我的嗓子跟著發癢。後來有一個中年婦女與他同座,我很奇怪她的淡定,甚至,當牧師在前麵講道時,她還會幫著青年翻找經文,青年有疑問的時候,她還會把頭頃過去聽,然後盯著他的眼睛解答。不過我觀察這個婦女應該是賣菜的,那天聚會,我看到她的衣領夾著一顆青菜葉。
照理,聖經是幾千年來西方文明的源頭,都是些有知識有修養的人才能接近這個高端文化,而教堂裏的那一堆黑壓壓的人,看不到幾個體麵的人。教堂門前除了我停放的保時捷之外,我還看到過捷達,夏利這類低檔次車。信徒多是走著來或是坐公交大巴來。
中間去廁所,我都要把挎包背著,父親反應遲鈍,有人偷了東西他是不會發覺的。那些教徒們,倒是很放鬆,帶來的東西就明晃晃地堆放著。午間食堂吃飯的時候,座位就空著,甚至手機就擺在桌麵上。我就想,手機也就一兩百元吧,倒也不算貴重。可是丟了對他們來說就是損失。這些人思想簡單,不經曆教訓他們是想不到防範的。
有一次我好奇地到一樓值班室裏觀望,反倒引起看門人的警覺。不就是那麼一個捐款箱麼?有什麼值得偷的呢?我一年可以建起5座這樣的小教堂。這樣想著,輕蔑地瞥了看門人一眼。不過聽說我是來照顧人的,她還是很熱情,勸我信奉主耶穌基督,我笑笑,轉身上樓。
有兩次我一時興起,當捐款箱旁邊人最多的時候,我走過去,拉開金利來挎包,抽出幾張嶄新的鈔票,環視一圈之後一張張投進捐款箱裏。心想:慈善捐款可是都留下姓名的,而且還要在電視上露臉。現在就做一次無名善人吧!有時,教堂的音響斷斷續續,牧師在台上聲嘶力竭地對著話筒喊,父親在下麵抻長脖子聽,還是聽不清。我就想,等哪天我給這個教堂捐贈一套音響設備,當然,要讓電視台報道一下。
那是一個午後,雨很大,可是父親執意去聚會,他早早地就拎著手袋等在門口,我隻好懶懶地穿衣,打著哈欠開車,陪父親來到教堂。父親可真夠執著的,是不是人老了就這樣呢?出乎意外,教堂裏的人一點都不少。走廊裏,是一張張擁擠著的滴著水滴的傘。走廊裏連泥帶水的,把我的cucci皮鞋都弄髒了。等哪天我善心大發,給這教堂翻建一下。我皺著眉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