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自己的將來比父母生活得更好;
我們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所有的夢想;
我們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信任並尊重的人;
我們希望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
為此,我們努力學習,苦苦追求,為的是讓自己有一個能夠把握未來的能力,有一份足以讓所有人羨慕的榮譽。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無論將來怎麼樣,無論夢想是什麼,有一樣東西是注定丟棄不了的,逃避她,我們就會變成社會的寄生蟲,令人不齒。隻有選擇接受並承擔,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變得與眾不同。
想知道那個能讓我們與眾不同的東西是什麼嗎?答案很簡單,是責任。
英國的塞繆爾·斯邁爾斯曾經說過:“良好的責任心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一個人的崇高榮譽,每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責任心來維係。沒有堅定的責任心,人們就會在逆境中跌倒,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不能自持;而一個人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責任心,軟弱者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也會平添勇氣。”傑姆遜夫人也說:“責任心是把一座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鋼筋,如果沒有這種鋼筋,人們的善良、智慧、正直、愛心和追求幸福的理想都難以為繼,人類的生存進程就會崩潰,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歎息。”
責任,就像是太陽,而我們孜孜以求的能力、勇氣、意誌、潛能、榮譽……全部都是月亮,月亮本身並不發光,是太陽把光亮給了它們。
可是我們都做了什麼呢?成績不理想,都是卷麵試題太偏;上課打嗬欠,都怪老師講課不生動;上學遲到,路上紅燈太多了;抽煙上癮了,也都是因為別人引誘的……
該說什麼呢?是我們太聰明了嗎?我們就像被上帝趕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一樣,把自己的責任像踢皮球一樣踢給別人。我們要成績,我們要榮譽,我們要別人的關心、別人的幫助,唯一不願意要的就是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因為責任意味著負擔,責任意味著束縛。所以我們說,責任太沉重了,我們承擔不起。
可是,當你看到值日生盡心盡力打掃衛生時,當你看到文藝委員千方百計要辦好宣傳板報時,當你看到交通警察頂著烈日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時,當你看到老師拖著帶病的身體來上課時,當你看到媽媽請了假專程來開家長會時,你還能說責任是負擔,是束縛嗎?你還要繼續逃避它嗎?
不,不能!
梁啟超說:“凡屬我受過她好處的人,我對於她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於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 人活著,注定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打交道,就產生了責任。即便真的要一個人生活,至少,那個供你活著的生命還需要你付出責任。
實際上,責任是上帝早就已經放在我們心底的精靈,不必去挖掘它,我們要做的,隻是喚醒它。讓它施展魔法。怎樣才能施展它的魔法呢?很簡單,仔細閱讀本書,它會指引你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