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察孩子的時候,我會思考很多問題,那就是有關“人”的不可思議。
沒有什麼人生經曆、受環境影響較少的新生兒,對於思考“什麼是人類所繼承的遺傳基因”而言,是很好的觀察對象。在思考各種問題時,我們甚至會想到宇宙的起源。我們知道,宇宙起源於被稱作宇宙大爆炸的膨脹。這種膨脹開始後1秒鍾,就準備好了其膨脹之後的所有東西。也就是說,正是這1秒鍾,就準備好了未來在宇宙中將要誕生生物,進而從生物中誕生人類。可是,宇宙為什麼需要生物呢?又為什麼需要人類呢?或許,人類被賦予將宇宙存續下去的某種使命。如此思考,則需要重視嬰兒的行動以及行動本身所存在的意義。
與其他生物不同,人是可以站立的。由於可以站立,腦部變大,因此造成嬰兒出生時容易出現難產,需要他人的幫助。嬰兒的誕生是眾人幫助的結果。
嬰兒不僅在出生時需要眾人的幫助,在發育過程中單靠母親一個人照顧也非常困難。嬰兒的味覺和嗅覺也是在和許多人一起吃飯時形成的,還有許多東西都是在與他人的接觸中學到的。但是,為了降低人與人接觸的風險,嬰幼兒需要與特定的人形成依附關係。嬰幼兒保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形成依附關係,而且是作為形成依附關係的基礎,讓嬰兒在與各種各樣的人和物的接觸中學習。最近的研究表明,孩子與孩子的相互接觸是否從嬰兒時期開始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摒棄過去所形成的固有觀念,重新審視孩子,在思考每個孩子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具有與成年人不同作用的存在的意義時,會發現許多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