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吸魂美女(1 / 2)

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冬。

晴日。

司空(最高監察官)曹操率領北征烏桓的五萬大軍向大本營鄴城(河北臨漳)回師。

他現在非常高興。因為他終於徹底消滅了袁紹諸子和烏桓的軍閥聯盟勢力。

而這也表明自己在北方發動的統一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自己終於結束了中原地區的長期混亂局麵。終於成功給予了北方近四百萬百姓以安定。

縱馬馳騁的他望著身旁一直讓自己引以為豪的精銳部隊虎豹騎和那蒼茫原野上初生的溫順的陽光,內心卻忽然感到一陣失落,悲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自己的頭發和胡須竟已經蒼白了不少。自己竟已是一位五十四歲的老人了。

一個老人到底還能活多久?麵對以後可能會更複雜的分裂的全國形勢,一個老人又能做些什麼呢?又還能做多久,做多好呢?

這些讓人頭痛的問題,到底又有誰才能給予自己一個心滿意足的答案呢?

而他,隻好靜靜地轉過頭。當看到將士們依然安靜整齊的向前方進發的時候,當聽到和看到那些鋒利的刀戈劍戟和招展的漢軍軍旗發出的雄赳赳氣昂昂般的聲音的時候……

他頓覺熱血澎湃,豪情萬丈。開始回想起昨天的榮光和遺憾,暢想起未來的期待和美好。

腦海中頓時靈感如泉湧,不禁放聲吟誦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吟誦完這首詩,他感到鬥誌昂揚,信心倍增,非常愉快。

而同時,名垂千古,激人奮鬥的名篇《龜雖壽》也就這樣正式誕生了。

曹操決心繼續和以前一樣樂觀開朗,注意養生和積極進取。繼續為完成統一,還民安定和重建社會的理想而奮鬥。

現在讓已經在內心重新建構起曹操基本印象的我們來到他那精彩的從前吧!

漢熹平三年(174年)。

京師洛陽。

晴日。

曹操和袁紹勾肩搭背,悠然漫步在古老而繁華的街道。

曹操,字孟德。故鄉為沛國譙縣(安徽亳州)。現在十九歲。長得英氣逼人,虎虎生威。

他是前太尉(主管全國軍事)曹嵩的兒子。不過太尉的官職是曹嵩花大價錢從當今皇帝漢靈帝那兒買來的。

而那官兒也隻當了幾個月就讓靈帝找借口給免去了。於是便隻好憑著萬貫家財在京師閑居起來。

他的祖父曹嵩是被多數人鄙視的宦官。曾在漢桓帝(146~168年在位,是靈帝的前任)時期做過一段時間的大長秋(宦官首領)。期間為朝廷推薦過很多有德有才的人,並且他們基本都得到了桓帝的任用。

而他現在在京師的名聲也早已打響了。因為社會上的幾個頭麵人物都曾對去主動拜訪他們的他有過相當好的點評。

曾在朝廷當過大官的大名人橋玄就曾對他說,現在,天下將要大亂。沒有傑出的才能是無法拯救即將出現的那個亂世的。我想以後能夠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你了!

對於橋玄對社會形勢的分析和他對自己的賞識和鼓舞讓他非常高興。也使他終於能夠從幼失母親,缺乏父教,宦官養孫的自卑和遊蕩中清醒過來。

他開始注意當今的社會問題。越來越了解當今社會有多黑暗。

從桓帝即位到靈帝熹平三年這二十八年間,朝廷和地方所任用的宦官和官吏總的來說已是昏庸腐敗遠多於實幹清廉。

雖然期間也曾有像曹騰、李膺等這樣少數的德才兼備的宦官或是大臣執政。但是多數時期朝政是由像蹇碩、張讓等等這樣昏庸腐敗的宦官所把持的。

人禍不斷而同時,天災竟也異常地多得嚇人。

這二十八年間發生的記上史書的大災就有三十次之多,可說是年年有大災。而且這還不包括以後隨時可能會出現的新的災害。而日食竟也有離奇的八次之多。

二十八年間,全國五千萬人口中有五分之四以上的人明顯受到災害波及。

數百萬人死於饑荒、地震、水災、幹旱、冰雹、火災等。數千萬人因為政治逐漸黑暗的人禍和連續不斷的天災而變得顆粒無收,捉襟見肘,瀕於死亡,即便每次天災後皇帝都有下令賑濟災民和災地的錢糧減半或是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