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方法的換算關係大致為:f減/f五=1.35;f製/f五=1.20。式中:f減、f五、f製:分別為減速儀、第五輪儀、製動儀測得的摩擦係數。
二、影響摩擦係數的因素與摩擦係數的標準
路麵的摩擦係數除受測試方法的影響外,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路麵的幹濕情況,瀝青材料的種類和用量,礦料表麵的粗糙度,輪胎的狀況和路麵的溫度等。
在潮濕的狀態下,瀝青路麵抗滑性能降低,主要是由於水分在路麵形成了潤滑水膜,阻隔了輪胎與路麵間接觸所致。若水膜較厚,水分未能迅速排除,輪胎與路麵間形成了全麵水膜,造成輪胎離開路麵,完全處於由水支持的狀態,摩擦係數急劇降低,行車易發生滑溜,這層水膜要在很大的壓力下才能排除。欲提高瀝青路麵的摩擦係數,就要使用表麵粗糙,多棱角的硬質骨料,並且應盡量減少瀝青材料的用量。
瀝青材料的種類對路麵的防滑性能有不同的影響。煤瀝青最好,混合瀝青稍差,粘稠瀝青又較差。當瀝青材料用量偏多時,則摩擦係數降低。路麵泛油,或封麵時未將礦料充分壓入的路麵,都容易產生滑溜。因此,在瀝青路麵施工中,嚴格控製瀝青材料的用量,是提高路麵抗滑性能的關鍵。
礦質骨料的性質與路麵摩擦係數有很大影響。沉積岩類礦料的強度和耐磨性較差,用以修築路麵,在早期雖有一定的抗滑能力,但礦料磨耗之後易形成光滑表麵,摩擦係數大為降低。所以,從提高路麵的抗滑性來看,瀝青路麵也應選擇堅硬和耐磨的礦質骨料。
試驗表明,路麵的溫度對摩擦係數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幹燥的路麵上,溫度低時,溫度每增加1℃,摩擦係數降低約0.01,這種傾向隨溫度的上升而減小。在40℃左右,溫度變化就幾乎沒有影響。對潮濕路麵溫度要上升到50℃附近,溫度變化才沒有影響。
在擬定瀝青路麵摩擦係數標準時,應考慮同測試條件相聯係,包括測試的方法,車型,車速,路麵類型和路麵溫度等。
三、提高瀝青路麵抗滑性能的措施
1、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
瀝青混合料中礦質骨料的全部或一部分選用硬質粒料。若當地的天然石料達不到耐磨和抗滑要求時,可改用燒鋁礬土,陶粒,礦渣等人造石料。礦料的級配組成宜采用開式級配,並盡量選用對骨料裹覆力較大的叫硬瀝青材料,同時減少其用量,使骨料多露出路麵表麵。
2、采用防滑的封麵結構
在瀝青混合料碾壓即將完成之前,立即鋪撒硬質礦料,並壓入混合料表麵內做成防滑封麵層,以提高路麵的抗滑能力。也可以采用多孔的瀝青混合料(空隙率21%~29%,瀝青用量4%)鋪成透水麵層,加速路麵表麵排水,提高輪胎與路麵之間的抗滑能力。
3、使用樹脂係高分子材料對路麵進行放滑處理
將粘結力強的人造樹脂,如環氧樹脂,聚氨基甲酸脂等,塗布在瀝青路麵上,然後鋪撒硬質粒料,在樹脂完全硬結之後,將未粘著的粒料掃掉,即可開放交通。但這種方法成本較高。
參考文獻:
[1]黃曉明.路基路麵工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