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製的完善建議
(一)製定《轉基因食品安全法》
從世界範圍來看,歐盟和日本都有比較完善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法律體係,它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釆用的是專門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國可以嚐試製定一部《轉基因食品安全法》,明確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製度,將分散在各法律法規中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內容整合,減少法規間和執法上的衝突,終結法律體係上的混亂狀態。
(二)整合監管職能
合理的機構設置和職責分配能夠帶來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當前國內轉基因食品安全執法效果不佳的問題麵前,更應當對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體製進行完善。
(三)完善轉基因食品檢測製度
完善轉基因食品檢測製度,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統一轉基因食品檢測標準;第二,所采用的檢測標準應與國際標準相接軌;第三,應盡快製定新品種的檢測標準,盡可能地囊括當前在全球範圍內已被批準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品種,彌補我國在對某些轉基因品種加工成的食品進行轉基因檢測中檢測標準領域的空白。
(四)實行可追蹤製度
可參考借鑒歐盟的做法,建立轉基因食品追蹤製度,賦予每一種轉基因食品獨特的標識號碼,生產者和銷售者必須建立檔案用於記錄上一個環節的供貨者和下一環節的購買者的身份信息,並以書麵形式向下一環節的購買者說明該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將轉基因食品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五)實行非轉基因身份認證
對非轉基因食品的認證,有助於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也符合歐盟等國家轉基因食品法規的要求,有利於我國食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出口貿易。
五、結語
作為一個新生類事物,轉基因食品一直麵對著許多爭議的聲音。基因工程好與壞與否,關鍵在於人們是否能將其控製在自己能把握的程度,讓轉基因食品能夠真正的為人類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隻有對轉基因食品及其商業化進行科學、規範的管理,對其進行合理引導,才能盡可能地減少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帶來的損害結果,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基於中國國情,我國對轉基因食品應持“嚴格管理下並鼓勵其發展”的立場,借鑒國外的成熟立法例,進行適當的法律移植,並將外來法律的本土化。通過不斷探索,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製度將得以完善,轉基因食品將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參考文獻:
[1]Clive James. 2010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J].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10(31)3:2.
[2]劉旭霞、周錦培、劉魚.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動力、壓力、阻力探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75.
[3]胡天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規製[J].中國經濟報告,2014(1).
[4]侯大軍,李洪軍.轉基因食品的發展曆史與未來趨勢[J].四川食品與發酵,2007(5):25.
[5]沈宙孝.轉基因之爭[M].北京:化學出版社,2008.82.
[6]劉旭霞、李潔瑜、朱鵬.突歐日轉基因食品監管法律製度分析及示[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