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宋慶齡在日本與孫文結婚,盡管他們犧牲了與宋查理父女的情分和朋友的情誼。
波瀾,軍閥叛亂,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兩人不得以分開逃難,慶齡在泥水中躲避追兵輾轉四十多日,孫文不顧危險執意在海上等候,兩人奇跡般重逢時,讓我堅信了愛情的存在。慶齡卸下堅強的偽裝在丈夫的懷裏哭作一團,那委屈讓他心痛不已。
冰釋,離家三年後再次歸來竟是在倔強的父親彌留之際,慶齡忍住淚水表白自己的想念,想要求得父親的原諒。宋查理支吾著命人取來一條繡著百子圖的絲綢披肩,強撐病體給女兒披上,細心地扯下線頭,然後坐在安樂椅上溘然長逝。那一瞬間,我哭了。畢竟是父親,雖早已原諒卻不能關懷,他的心中最牽掛的還是慶齡,臨終時能夠親手送上美好的冀望想來是能安心了。還有那補送的滿滿一船陪嫁,更是把深沉細膩的父愛推向極致。這間斷數年了的父女親情來得太沉重,讓慶齡喘不過氣來,是愧疚是感動也是追懷。
驚鴻,我們隻知道孫總理在開往北京的列車上肝病複發,彌留之際發表了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壯誌豪言。卻很少關注一息尚存時,繁華褪盡,隻剩慶齡與自己的丈夫依依作別,總理坦言與慶齡結婚是自己一生最隨心而為的一件事。而逸仙留給她的是帶著血跡的書和一座裏麵是回憶外麵有夢想的房子。
漣漪,作為孫總理遺孀的前第一夫人,不愛開窗的宋慶齡本打算深居簡出靠著回憶度日。卻因蔣介石打擊異黨違抗總理遺囑而奮起反擊,宣布脫離國民黨,留學蘇聯,捍衛亡夫革命遺誌。如此看來,她後半生所做的被後世讚譽的功績其出發點不過是一個女人對愛情的堅守。我更願意接受這種這樣人性化的理解,而非主義。
四、第一夫人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愛情
當初隻有美齡支持二姐的私奔之舉,並且發出非英雄不嫁的宣言,那個時代的英雄是孫中山,自己的二姐是真正的第一夫人,於是她便在大姐的點撥下接受了潛力股蔣介石的求婚。事實證明,她賭贏了!她擁有民國時代最盛大的婚禮,多希望她也擁有愛情。世人隻道蔣宋之間是政治聯姻,殊不知這被後世標榜為民族大義的西安事變在證明了靄玲的智慧之餘更點亮了美齡的愛情。大廈將傾之際,是這位未經風雨的三小姐孤身深入與之談判,隻為救出領袖——自己的丈夫。她看似輕巧的言語化解了內部搶班奪權的危機,也利用昔日友情感化了鬼迷心竅的張學良。與其說她是挽救了黨國的存亡,不如說是捍衛了自己的婚姻。此後的半個世紀裏,蔣夫人在國際舞台大展外交風姿為夫君拉來外援,兩人一路走來,也是琴瑟和諧,羨煞旁人。宋美齡曾說女人一生最大的權利與快樂就是選擇自己的婚姻,我希望她這一生對自己的選擇是無悔的。
五、結語
曆史已成過眼雲煙,但每個心懷愛情的女子的心境無論穿過多麼久遠的時光總是相通的。如果,你不再相信純粹的愛情,有所圖謀的婚姻也許沒那麼不可原諒。悲哀的覺得,所謂宋家三小姐也是在冠上夫姓後才變得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