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渝城市群間的協作問題研究(2 / 2)

成渝的自然資源儲量豐富,包括各種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礦產和能源資源,但兩市資源條件差異顯著。因此,從統籌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充分發揮兩地資源互補性的優勢,成垂直或水平的產業分工體係是很有必要的。

5合作的障礙

5.1行政體製阻礙

由於成渝兩地存在不同的政府主體,一旦涉及到城市之間的競爭的時候,自身的利益將會優先考慮。此外,一些政策的差異也可能成為製約區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因素。

5.2產業結構趨同嚴重

成渝兩地由於各自發展未能深入的進行協調造成產業結構趨同,地區產業發展自成體係,區域內產業發展缺乏有效分工與整合,兩地的產業布局趨於同質化。

5.3交通體係仍然沒能有效的滿足成渝兩地需要

交通體係的建設直接影響著區域一體化的步伐。同時在功能疏解、協同發展方麵,無疑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而成渝地區的交通體係仍然遠遠落後。因此,成渝相互之間始終未能形成“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係緊密,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地走到一起。

6協作的政策及建議

6.1加強非官方交往和中介組織的作用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正是兩個地區的非官方永恒的、內生的交往需求,拉開了地區合作的序幕。非官方的這種交流的持續和順利發展離不開非官方組織的支撐,非官方組織的存在可以為兩地的經濟主體搭建一個對話平台及時化解矛盾和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兩地的生產要素可以得到優化配置。

6.2兩地政府建立合作機製

兩地持久的合作是建立在市場機製的基礎之上,但是麵對著我國市場機製不完善的情況下就需要政府出麵進行一些組織和引導但也是必須以市場為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重點不在於用行政力量去推動,不在於靠政府的力量去強製協作,而是在於打破區域割據,用行政力量互相協調,做好各項服務,包括基礎設施服務,包括各項公共服務,為這個地區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6.3明確合作範圍,從易到難

從國內外的各大城市群來看,城市與城市合作障礙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因素。如何不選好適當的合作切入口,必將會嚴重影響合作的進程與合作的前景。從這一角度來看,成渝兩地首先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協作以及旅遊開發方麵進行深入合作,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合作。

6.4加強兩地專題合作

加強專題合作,在更廣泛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共同推進成渝兩地合作發展。一是繼續深化已有的合作專題研究的領域和層次;二是探索新領域的合作與發展;三是以成渝兩城市合作為基礎,繼續探索整個成渝城市群的合作。

6.5建立立體交通體係

交通運輸是事項人與物質空間流動的重要手段,區域交通技術與手段決定區域空間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廣度,是改變區域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渝兩地必須綜合運用水、陸、空、管通道,充分發揮各種交通方式的整體作用。

參考文獻:

[1]羅伯特·J·斯廷森,羅傑·R·斯托.區域經濟發展分析與規劃戰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張稷峰,齊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製初探[J].區域經濟,2004.

[3]趙峰,德波.長三角區域合作機製的經驗借鑒與經一步發展思路[J].中國行政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