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管理體製改革策略分析
理論研究
作者:任曉敏
[摘要]:地方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讓地方金融管理體製的改革與完善成為重要的議題。在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改革與完善的意義作出論述的基礎上,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改革策略做出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地方金融管理 管理體製 體製改革
一、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作出改革與完善的意義
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作出完善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首先,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作出改革與完善有助於推動金融管理成效的提升。中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與人民銀行是我國金融業管理的重要主體,但是由於地域金融差異的存在,所以僅僅依靠這些主體難免會出現信息失真等問題。因此,重視地方金融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我國金融管理成效,而這需要依靠於地方金融管理體製的完善;其次,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作出改革與完善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的穩定發展。經濟發展是地方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如果金融管理權集中於中央,則地方將會欠缺發展金融的信心與動力。而通過對地方金融管理體製作出改革,能夠有效地激發地方發展金融的能動性與積極性,對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著重要意義。
二、地方金融管理體製改革策略
(一)重視效率與安全的兼顧
從當前地方金融管理實踐工作來看,在效率與安全之間關係的處理中存在兩種待修正的傾向。首先是為了提高金融管理效率而輕視金融監管工作。在金融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創新是十分重要的動力。雖然地方金融管理為了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而追求創新並沒有錯,但是如果過度重視效率而推崇創新至上,那麼就容易產生金融危機現象。換而言之,如果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對金融創新的發展以及金融機構的競爭持有完全放任的態度,則很容易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亂以及金融體係的動蕩,並最終讓地方金融管理工作毫無效率可言。在金融危機產生過程中,許多國家都在金融監管的重要性方麵達成共識。隻有兼顧地方金融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才能夠縮小金融監管效率與安全之間的不適應性。所以以維護地方金融穩定為出發點的金融管理體製改革工作,應當重視在製度方麵實現平等的競爭,同時要在鼓勵創新的基礎上強化監管。
另一種傾向表現為為了提高地方金融管理安全性而對金融市場開展過度監管。良好的金融安全狀態能夠確保地方金融體係的穩定性,並且能夠預防和抵製金融危機的負麵影響,從而確保地方金融得以健康的發展。從確保地方金融市場安全的策略方麵來看,地方金融管理部門需要指導市場經營者製定審慎經營製度,如保險賠付的構建、客戶資金分戶的管理等。同時地方金融管理部門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從而降低金融機構所麵臨的風險。雖然這些監管措施能夠有效確保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如果過度重視監管也會製約金融市場的創新與發展,從而讓金融投資者無法獲利,這種作用即是金融監管的“金融抑製”作用。然而事實上,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的效率與安全並不存在絕對的衝突。為了實現效率與安全的均衡,地方金融管理部門有必要開展適度的監管,從而確保金融機構具有較高的創造性與積極性。綜上所述,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無論是過分追求效率還是過分追求安全,都會導致金融資源配置難以實現最優化的問題,隻有確保監管力度的適度性,才能夠讓地方金融管理使用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收益,並更好地推動地方金融市場的發展。這要求地方金融管理部門能夠對金融管理效率和金融管理安全作出科學的衡量,並在確保金融市場競爭有效性的基礎上對金融風險做出有效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