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增強裝備出口可持續性
一直以來,我國裝備製造業出口鼓勵措施主要以土地補貼、財政補貼、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為主,裝備出口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影響較大,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不景氣時,極易產生貿易摩擦。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我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的步伐。而參考國際慣例,通過貼息、無息等形式轉移給融資租賃公司,再由融資租賃公司將大型設備租賃出口,則可以有效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增強我國裝備製造出口的可持續性。
三、借力自貿區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融資租賃
伴隨著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地自由貿易實驗區的設立,融資租賃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各地自貿區總體方案中都對融資租賃行業施以濃墨重彩,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麵取得突破:
(一)降低融資租賃行業準入
上海和天津兩地自貿區內,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並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製。將融資租賃公司在區內設立SPV公司的業務許可以政策文件的方式規定其合法性,並取消對所設立SPV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限製,這大大降低了自貿區內融資租賃行業準入門檻。除此之外,注冊在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按照規定可以兼營與主營融資租賃業務相關的保理業務。
(二)支持跨境雙向交易
自貿區內圍繞跨境融資租賃交易配套了一係列區內獨有的政策,如:支持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國內、國際外彙主賬戶等本、外幣資金池業務;允許區內融資租賃公司開立跨境人民幣專戶,向境外借取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人民幣借款額度采取餘額製管理。另外,內、外資租賃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若在自貿區注冊母公司或設立專業子公司,可被允許從境外借入資金,包括本幣種資金,也包括本幣種之外的外幣資金,還可直接收取外幣租金,無需經外管局逐筆審批,這些政策大大緩解了出租人的融資壓力,降低了融資成本,進而提升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提供優惠稅收製度
關於稅收的優惠政策,為鼓勵和支持自貿區內租賃公司所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直接將項目子公司的境外租賃業務納入出口退稅範圍開展試點稅收支持工作;給予區內注冊的租賃公司或區外在區內設立的專業SPV公司就境外采購25噸以上空載重量的飛機並租給承租人為國內航空公司的出租人有關進口環節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對於進口融資租賃,由國內承租人報關的,承租人可向海關申請分期繳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並允許采取保證書的方式提供擔保。稅收的優惠政策對降低出租人的資金壓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及自身盈利水平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支持設立租賃平台建設
天津自貿區支持“在自貿試驗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支持設立中國天津租賃平台,推進租賃資產公示等試點。支持設立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台,推進租賃資產登記、公示、流轉等試點”。以公示方式披露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狀況,對於維護租賃資產交易安全,增強融資租賃資產的流動性具有重要意義。未來自貿區內將建立專業性融資租賃登記托管係統和結算係統,通過設立融資租賃電子登記係統,實時登記交易過戶信息,實時進行每筆交易的資金結算,為產品持有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詢服務等。
四、未來展望
可以預期,未來自貿區融資租賃企業將在保理業務以及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方麵大有作為。首先,自貿區內融資租賃企業可以通過保理業務,為裝備製造業進口商設計、提供更豐富、更具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增加與客戶之間的相互依存度,促進我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另外,鑒於裝備製造業的資本高度密集屬性,未來融資租賃資產的證券化在一定程度上或可破解該資金難題。自貿區內“允許和支持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在區內設立項目子公司並開展境內外租賃服務”以及自貿區內融資租賃產權交易平台為跨境資產證券化產品提供了交易流通場所,為進一步開展涵蓋境內外的融資租賃資產物權、債權和股權交易,推動融資租賃公司的跨境資產證券化提供了政策支撐。參考文獻:
[1]李文博,劉紅婷.上海自貿區對融資租賃行業影響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3(30).
[2]王冠鳳,郭羽誕.借力上海自貿區,助推融資租賃新全景[J].上海企業,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