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研究(2 / 2)

第三,學生方麵。大學生的功課很多,課下時間大多關注專業課。對於英語老師很少在課堂上提及的中國文化,他們在課下自然關注的也不夠。有些同學喜歡中國文化,但是大多查閱中文資料。因此,在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就容易出現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

3走出“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策略

首先,教材方麵。高校在選擇教材、編寫教材的時候,除了考慮讓學生了解和學習西方英美文化,也要考慮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本民族的文化。因此,個人認為教材中應有一定比例的涉及中國文化的文章供學生學習和掌握,避免或減少學生出現文化失語的現象。

其次,教師方麵。教師應最大限度的利用課堂,可利用課前、或講完課後的幾分鍾時間,向學生介紹中國文化;也可以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介紹中國文化,並向全班同學做課堂展示。這樣做,一方麵可以督促學生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麵,也最大可能的在課堂上向更多的同學輸入中國文化,最大限度的減少“中國文化失語”現象。

第三,學生方麵。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下,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中國文化的英文表達,自己要利用時間,主動自學,而不是被動的等著英語老師在課上補充。因此,作為高校教師,我們也有責任教會學生如何合理利用業餘時間,學會自學。

4結束語

作為英語學習者,作為21世紀的中國大學生,英語是他們了解世界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工具,而走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更是曆史賦予他們的使命。

大學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的缺失嚴重阻礙了英語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中國文化將會逐漸失去其文化“免疫力”,被西方文化所遮蔽,甚至會逐漸喪失自己的話語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握目的語文化輸入與母語文化輸出之間的平衡,成功地實現跨文化交流,成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擔負的重要任務。因此,在當今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中,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或減少母語文化失語現象,不斷強化母語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參考文獻:

[1]從叢.“中國文化失語”:我國英語教學的缺陷[N].光明日報,2000年10月19日.

[2]黃秋暢.國內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研究現狀評述[J].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11(2).

[3]田穎.跨文化語境下大學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缺失問題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1).

[4]肖龍福.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

[5]於蘭,王曉輝.大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渤海大學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