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魏大釗與範文仲的陰謀
約五十年前,中山國與西華國聯手消滅了雄霸西北的北魏王朝,並且瓜分了北魏的領土,幾經輾轉,原本被中山國得到的隆城(埋有寶藏),卻被長陵國占領了。
國破後,北魏的末代皇帝昭帝被西華國處死,其子孫與部下或投降,或逃跑。這包括擁有乾坤鏡的幾位皇子公主與侍衛。
拓跋誌的父親拓跋巴骨邪投降了西華國,而魏大釗的父親投降了中山國,後得到中山國的“重用”,卻隻是鎮守榮城。
十幾年前,魏大釗從他父親手中接管了榮城。但是,一個小小的榮城並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有更高的目標,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換句話說,他想掌握中山國的實際控製權。
但是,以他降將之後的身份,注定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他便想辦法開辟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那便是立一個不在乎自己身份的人做皇帝,然後成為自己的傀儡。
後來,他選中了中山國的太師範文仲。
理由: 1,範太師位高權重。
2,門生遍布朝堂。
3,深受皇帝信任。
4,他有野心,並且,希望掌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的政務主要掌握在上官丞相之手)
魏大釗雖然有了這些想法,但始終沒有任何行動,因為他隻不過是一個小人物而己,範太師根本不會拿正眼夾他。直到有一天,一個人找到了他。
這個人就是梁王派來的,梁王希望魏大釗顧念自己北魏後裔的身份,前往中山國調查乾坤鏡的下落。
並且,開出了相當優厚的條件。那就是金錢與軍事的支持。
魏大釗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立刻派人調查乾坤鏡的下落。幾年後,他查到其中一塊兒乾坤鏡居然就在上官英傑手上。
這件事兒讓他有了找範太師談判的資本。
果不其然,範太師對此事相當感興趣,立刻找到魏大釗商量除掉上官英傑、搶奪乾坤鏡的計策。並且承諾給魏大釗,事成之後魏大釗便是丞相,他的女兒魏蓁蓁便是皇後。
魏大釗非常高興,隻是,想除掉上官丞相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此時時機還未到。
又過了幾年,機會終於來了。
五年前,江氏父子率兵攻打長陵國,想趁長陵國內亂獲得利益。
這讓魏大釗看到了除掉上官英傑的機會。因為,如果中山國戰敗了,就要有人為失敗負責人。魏大釗已經選好了背黑鍋的人,那就是上官英傑。
隻是,江氏父子作戰相當勇猛,並沒有戰敗的跡象,最後還將長陵國的邊防重鎮隆城圍了起來,不但不會失敗,很可能取得勝利。情況相當不妙。
同時,範文仲以結親為由,屢次與上官家走動。來來往往中,範世殊聽說了一個人物的存在,那個人就是上官未央的教書先生方華倦,而他居然就是長陵國的皇太孫。
這個消息讓兩隻老狐狸高興了許久。
於是,魏大釗化名為葉先生找到長陵國皇帝方錦策,並告訴他上官英傑收留方華倦的消息。這讓方錦策即震驚,又氣憤。
然後,魏大釗向方錦策開出了誘人的條件:寫一封給中山國的上官英傑,感謝他提供了有利的軍事機密(這個機密關乎戰爭成敗),有了這個機密消息,隆城一定能成功突圍,並且,將江氏父子擊敗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