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首都
“您好,各位乘客您乘坐的本次列車終點站北京站到了……歡迎您下次再乘坐本次列車,祝各位旅途愉快!~”聽著廣播裏說到站的廣播,張峰拉著他的皮箱跟著人群慢慢的向外走去,隻聽他隨走還嘴裏隨嘟囔道:靠了,這麼多人,北京什麼都好就是人太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20分鍾後終於走出了火車站。
站在馬路邊上,好奇的打量著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全國的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中國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作為首都第一個大規模整體定向開發的金融功能區,進過十幾年的發展,金融街已經成為中國的金融決策監管中心、資產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結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金融街集中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中國最高等金融決策和監管機構,幾乎所有有關中國金融的重大決策都在這裏醞釀、討論和最終形成,是中國金融業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
同時也是非常有名的千年古城,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曆史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曆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裏,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裏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北京市行政區劃圖
明清時設置順天府管轄首都地區,地位與今日的北京市類似,但管轄麵積不同。民國初年北洋政府仍定都北京,1913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範圍規格與順天府大致相同,直隸於中央。1928年6月,北伐軍攻入北京,乃廢除京兆地方建製,改北京為北平,初設北平特別市,直隸南京國民政府,後改稱北平市,隸屬於行政院。日據時期成立北京市政府,日本戰敗投降後恢複原北平市建製。北平市所轄範圍較之前順天府、京兆地方及今日北京市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區、東城區全境,朝陽區大部、海澱區南半部、石景山區北部和豐台區南半部。
解放後北京的行政區劃範圍經過五次調整,直到2010年形成了今天14區、2縣的格局。截至2010年,北京共有140個街道辦事處、142個建製鎮、35個建製鄉、2554個社區居委會和3955個村民委員會。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區、西城區兩個區是傳統上的內城區,而隨著城市的擴張,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和石景山區也被認為是城內地區,形成了“城六區”的概念。規劃中北京市城區的範圍是北京五環路以內。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先後有數個近郊縣改為區。由於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業重心正在逐漸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