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年教育報道的"跑線記者",對學校、老師、學生乃至家長們的酸甜苦辣真的是"感同身受"。--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往遠了說就是讓孩子們長大後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往近了說就是讓孩子們能夠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為了這個目標,大家都在竭盡全力,而且都在不遺餘力,可以用一句詩句來形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其實該"可憐"的也不僅僅是父母心,還有孩子心,老師心,還有那些許許多多關心孩子們成長的人的心。

然而,我們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許多努力和心血付出之後,並沒有完全得到回報,"種瓜得豆"的情形還是經常發生,這讓我們無可奈何,甚至無話可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以我做多年教育報道的經驗和體會,我感到我們現今的家庭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揠苗助長"者有之,武斷專橫者有之,溺愛嬌慣者有之,讓孩子實現自己的理想者有之,甚至拿孩子的成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者亦有之......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也影響著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穩定。家庭教育雖然從家庭產生的那一天就自然而然地存在著,但是,家庭教育真正作為一門學問,一個課題,至今也沒有係統的而不是零碎的、全麵的而不是片麵的、專業的而不是隨意的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讓我們的家長在家教中有所遵循,有所借鑒。

於是,我們當下的家庭教育就處在了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誰能把這個"石頭"摸得著、摸得準,誰"過河"的速度就會快一些。相反,那些摸不著"石頭"的人,"過河"就會慢一點,弄不好還會被"淹"著。這本書裏所收錄的家教經驗,每一篇都是那些"摸著石頭過河"的家長的實踐過程和切身體會,他們講述著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成功經驗,讓天下父母分享自己教子有方的喜悅。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也不回避自己"走麥城"的痛苦經曆,讓那些和自己一樣的家長不犯相同的錯誤,不重蹈自己失敗的覆轍。

在和老師、同學,特別是家長們的交往中,在寫每一篇家教報道時,記者有欣慰、有困惑,也有許多感悟和感慨,多麼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去研究家教這門大學問,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家長指點迷津啊!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記者有幸接觸到了這些著名的專家學者中的一部分,看到了他們為啟迪家長的智慧所做出的不懈的努力,也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所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和良好的實際效果。

讓記者更為欣喜的是,家長中的有識之士如今也自發地組織起來了,或在網上開家教博客,或在小區辦家教協會,或在同齡人中組成互助小組,大家共同麵對家教難題,共同切磋家教心得,共同研究解決方案。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名言: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常青!雖然有"王婆賣瓜"之嫌,但我作為一名忠實於生活、忠實於事實的記者,還是要說:這本書的文章大多是生動的、可信的、有用的,因為它們都來自於活生生的現實,十分真實,沒有半點添加和虛構,因而便十分可靠,不會"誤人子弟"。關於這一點,作為本書的作者、目前還在一家日報做教育報道的記者是敢打保票的。

樊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