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曆史係大學生。有道德,有理想,有素質,有責任的四有青年,成績優異,性格開朗。這裏在不做多介紹了,這些再與他無關了。因為他穿越了。
趙牧很鬱悶,一覺醒來到了東漢,他雖然很想來東漢長長見識,見見偶像,但是老天卻給他開了個玩笑。隻管一股腦給他送來了,卻沒告訴他怎麼回去。更讓趙牧吐血的是,好好一個二十歲大學生穿回來變成了一個九歲的小屁孩。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嬸不可忍。
回到東漢已經三個月了,終於勉強接受了眼前的現實,這天趙牧正在花園裏發呆。沒錯,是花園。跟大多數穿越眾相比,他還是比較幸運的。雖然穿越這家人不是三公九卿,好歹也算個官宦人家,父親是冀州境內曲梁縣縣令,更巧不巧的是,還是根獨苗。在那個年代,獨苗可不是一般的寶貝。“現在是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還有六年就是中平元年,到時候張角帶著一眾小弟就要造反了,鄴城都不一定安全,別說我呆在這小小一個曲梁縣,簡直就是不作就不會死。逃跑嗎?往哪逃,老爹老娘怎麼辦,直接告訴他們?別開玩笑了,不被當成妖怪也覺得我是中邪了!還是毫無頭緒啊。”趙牧搖搖頭,強行打斷了思緒。卻聽身後有聲音傳來。
“少爺,夫人喊你過去。”一個十一二歲的小丫鬟脆生生的叫道。
“哎呀,巧兒呀,越發水靈了。”趙牧見巧兒過來,便打趣道。
巧兒是趙牧的貼身小丫鬟,平時伺候趙牧日常起居,兩人早已混熟了,不然趙牧可真不敢在東漢隨意**女子,誰知道人家會不會想不開非要嫁給自己可就不好了。
巧兒一聽鬧了個大紅臉,細細打量趙牧,覺得自家少爺越發輕佻了。
趙牧知道老娘召喚,肯定有事,也不猶豫,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母親嚴氏房內。乖巧的來到嚴氏身邊,躬身一禮“娘親喚兒前來,不知有何吩咐。”嚴氏看著兒子年少老成的樣子不禁一陣好笑。
“牧兒,為娘聽府內丫鬟說曲梁來了不少難民,這幾日你便不要出門了,在府內好好斷文習字吧。”趙牧一聽,心裏咯噔一聲,暗道“天下亂象已現,我得早作打算,不然天下大亂的時候難道靠縣令老爹擋住黃巾暴亂嗎?”
嘴上卻答道“好的母親,孩兒省的了。那孩兒先行告退了。”
趙牧出了嚴氏的房間滿腦子都是黃巾暴亂,不知不覺走到府外。也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何會對難民的的事如此上心。難道是映在骨子裏的善良?還是純真?
街上擠滿了正在等待放糧的難民。老的少的,衣不果腹,蓬頭垢麵。鬧哄哄的擠在縣衙發放吃食的臨時站點。隻為那一口稀飯,半升米糧吵得不可開交。趙牧看的一陣心酸卻也無可奈何。
亂世人命賤如狗可不是說說而已,現在還算好的,這些人受了災還有個躲避的地方,若是黃巾真正爆發,不要說躲藏了,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問題,易子而食東漢末年可是很常見的。
“亂世就要來了,小子自顧不暇,無錢無權,更無暇顧及別人了,天上各路神靈勿怪。”
趙牧以為可是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不知不覺發現心情越來越糟糕,畢竟骨子裏是一個善良的人,見到別人受苦自然心中不好受,隻一瞬間,便打定主意,向自己便宜老爹求助吧。看不到的管不了,既然碰到了,也做不到棄之不顧。
...
縣衙裏趙幀正在處理公文,一抬頭發現兒子跪坐在一旁若有所思。嚇了一跳,趙牧平時可從來沒有踏進過縣衙一步。
“牧兒怎麼有空來為父這裏閑坐,不去遛鳥聽曲了?”
剛到東漢的新鮮勁早就過來,趙牧現在滿腦子都是活命,躲避黃巾,哪有時間遛鳥聽曲,若毫無作為到時候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麵色一正答道
“孩兒今時出門看到城內多難民,便想過來向父親了解一下,或許可以為父親解憂也未曾可知。”
趙禎一聽暗自好笑,以前的趙牧是個悶葫蘆,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最近開朗了不少,隻是又做那紈絝狀,鮮衣怒馬、遛鳥聽曲。
或許最後能成為一方諸侯的家夥都是這樣?如曹操、袁紹、袁術。年輕的時候哪個不是鮮衣怒馬,愛飛鷹走狗。
隻是趙禎卻不知道此趙牧非彼趙牧,以前的兒子或許早已魂飛天際了。
“好吧,那你說說你如何為父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