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陰律司的陰司袍,上麵所繡的圖騰則全是動物,由低到高分別是鬥牛袍,飛魚袍,麒麟袍,還有龍袞袍,我的師父毛易亙他身上的那一件,正正是僅次於最高級別的龍袞袍一層的麒麟袍!
當我弄明白這些之後,不由得感歎道:“我滴乖乖,原來師父你這麼牛逼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毛易亙很謙虛地擺了擺手,對我說:“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在律陰司,能跟我平起平坐的就不下於百人,在整個地府,我更是排不上半點號。”
“那也很厲害了啊!”我捉住機會拍馬道,心想,這家夥這麼厲害,那以後我在律陰司還有誰敢欺負我?我師父可是身披麒麟袍的人!
就在我為自己勾畫著平步青雲的夢想時,那個先前跑出去的鬼差跑了回來,對我們說:“諸位大人,車位已經安排好了。”
“走吧!”毛易亙對我跟李誌成說道,接著就轉頭往後麵的一個出口走去。
我們來到了一個像是月台的地方,很多鬼魂都正有序地上車,而這車,竟然是一輛火車,但與陽間的火車不同的是,這火車,是紙紮的!
看到這一切,我心裏麵的感覺,還真是難以形容。
接著,我們被帶到了所謂的貴賓車廂中,那是車頭旁邊的一個車廂,上麵隻有我們三個人,鬼差對毛易亙說了句:“大人請稍候片刻,很快就開車了。”
毛易亙淡然地點了點頭,那鬼差就告辭而去了,而我就跟李誌成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個龍虎山弟子還真是見多識廣,至少,比我這個還沒有入職的陰司懂得多。
仿佛在地府中,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從鬼差聊出了陰帥,又從陰帥聊到了鬼王,再從鬼王聊到地府前身。
李誌成說,地府以前是沒有兩司的,隻有“十殿一司”,一司就是生死司,是後來經地改革才有了兩司,並取消了判官製。
說起改革,就不得不要提到十大陰帥了,自古以來能人輩出,這些人死後,來到地府之中,大多沒有選擇投胎,而是留在地府中任職。
正所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些人大多是了不得的存在,很快就在地府中嶄露頭角,成為了地府中的十大陰帥。
他們分別是鬼王、日遊、夜遊、無常、牛頭、馬麵、豹尾、鳥嘴、魚鰓、黃蜂等十一人,由於他們的地位提升,地府才不得不重新改製,將他們投放到各個崗位之中。
可能說到這裏,大家就疑惑了,不是十大陰帥嗎?怎麼成十一個了?
不是我說錯了,還真是十一個,因為十大陰帥當中,無常指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分別是“白無常”謝必安和“黑無常”名為範無救。
之前說的生死司中的賞罰雙袍,就是這兩廝了,賞袍上鏽著“一見四財”四個大字,而罰袍上則誘著“天下太平”,這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了。
關於這兩個家夥,陽間還有流傳著一段十分感人的典故:據說,謝範二人自幼結義,情同手足。
有一天,兩人相偕走至南台橋下,天將下雨,七爺要八爺稍待,回家拿傘,豈料七爺走後,雷雨傾盆,河水暴漲,八爺不願失約,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
不久七爺取傘趕來,八爺已失蹤,七爺痛不欲生,吊死在橋柱,這也是為什麼那白無常的形象是伸著長長的紅舌的吊死鬼的原因。
十大閻王嘉勳其信義深重,命他們在城隍爺前捉拿不法之徒。
這傳說也倒不全是不盡不實,隻是他們當時不是在城隍爺前捉拿不法之徒,而是被閻王調入了賞罰司。
這賞罰司就是舊製中的一司,是現在兩司的前身。
鍾馗道人身死後,化為鬼魂來到地府屢立奇功,為地府捉下惡鬼無數,十大閻王為了嘉獎他,將其策封為日遊,也就是傳說中的日遊神(又稱日遊巡)。
恰好在這個時候,原先的掌管賞罰司的崔大判官心生厭煩,竟然辭職不幹,跑去了投胎。
於是,十大閻王幹脆就將賞罰司拆分成生死司和陰律司,兩位無常爺統一被調去生死司為主管,而鍾魁則與夜遊神一同掌管陰律司。
而發展到後來,兩司的分命就更加清晰了,生死司主要負責勾魂工作,也就是一個人死去,就要生死司的勾魂使者將其帶回地府,生活或者投胎。
而我即將要去的陰律司,則又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