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孟淩遇仙起事端(2 / 2)

張孟淩家中還有兩位弟弟,二弟張寶,三弟張梁,皆是親兄弟。張孟淩將天書三卷授予兩位弟兄。自此三兄弟創立太平道教救死扶傷,變賣家產雲遊四方,開壇做法,門下教徒眾多,擁有數十萬眾遍布八個州。

火狐張讓糾結宦官獨攬朝廷大權,繼續禍亂朝綱,慫恿靈帝繼續**建造裸遊宮終日不理朝政。

“大哥,如今我等門下教徒眾多,而朝廷無道,百姓受苦,何不自立門戶。”張寶對張角說道。

“二哥說的沒錯,當今皇上荒淫無道,朝廷宦官弄權,百姓生於水火。”張梁說道。

張孟淩並沒有言語,心中思想,猶豫片刻說道:“二位兄弟話雖如此,但是老師當年華南深山之中收我為徒,授我天書,告誡我不可有貪念,否則會置於萬劫不複之地。”

“大哥多慮了,你我三兄弟並未有貪念,實乃為天下百姓著想,我等自立門戶,國泰民安,實乃好事一件。”張寶說道。

張孟淩被為兄弟說的,心中有些動搖:“二弟話雖有理,但是老師之話卻暗藏玄機,待我三思之後,此事再議。”

起義一事張孟淩雖然沒有答應,但是其兩個弟弟張寶,張梁卻暗地裏對教徒們進行劃分,建立了軍隊製度,打造兵刃,囤積糧草。如此已過三載,而張孟淩卻被蒙在鼓裏並不知曉此時。此時諸葛亮叔父在荊州病危,諸葛亮掐指算來,知其叔父陽壽已盡,無藥可救。

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辭別荊州牧劉表,帶著叔父的家眷前往荊州隆中歸於農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不斷的修行陸壓老祖所受聖書,法力不斷提升,每逢幹旱之年,諸葛亮便會呼風喚雨,所以隆中一方沒有遭受天災的時候。

張寶,張梁兩兄弟命教徒製造黃旗準備起事。其中一位信徒馬元義頗有家資,變賣家產換得金銀珠寶,賄賂朝廷宦官封諝已做內應準備起事。

“周唐,這封書信至關重要,務必要送到封諝大人手中。”張寶說道。

“請老師放心,弟子一定將此書信親手交於封大人手中。”周唐說道。

“去吧,凡事小心。”張寶再次囑咐說道。

“弟子去了。”周唐提起雙腳飛奔而去。

周唐是張寶門下弟子,深受張寶傳授陸行之法,日行八百餘裏,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奔跑起來猶如飛騰一般。但是周唐此人表麵上雖然對張寶很恭敬,但是心中卻及其向往榮華富貴,對於張寶起事一事自己要衝鋒陷陣,為保住自己的性命行至省中,便向官府告密。

宮廷之內火狐張讓得知此事,老師讓我禍亂宮廷,又不能殘害忠良,真是為難。得到張寶要起事的消息,何不拿此事大做文章。

火狐張讓隨即想起老師一句話:老師自有安排。拿著張寶的書信上報皇上。劉景帝一驚,此事全部交給張讓全權處理。

火狐張讓馬上大張旗鼓的抓捕馬元義將其斬殺,而後又是抓捕封諝一幹人等,並叫人把此消息散播出去。

“二位兄弟為何要背著我做這樣的事情。”張孟淩顯得有些無奈。

“大哥,事已至此,我們不能回頭了,反了吧。”張寶說道。

“是啊,大哥,反了吧,憑著咱們兄弟這些年所是人心所向。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朝廷腐朽不堪,民不聊生,此事乃是義舉。”

張孟淩卻是猶豫不決。

“大哥,別猶豫了,在晚些時候就要生靈塗炭,咱們門下教徒就要被血洗。”張寶焦急的說道。

“好!反!”張孟淩猛的拍案而起,點燃三炷香火走到華南老仙牌位前,附身下拜。

“弟子張孟淩向老師請罪,弟子並無貪念之心,怎奈當今皇上昏庸無德,百姓於水火之中。今日起事還望老師諒解。”張孟淩倒頭三拜九扣行大禮。

華南深山紫雲洞內,華南老仙掐指算來說道:“天命難為,孟淩你還是起事了。”

張孟淩拜完師父之後,連夜起事。

“眾弟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孟淩舉起黃旗在眾教徒麵前高聲喝道。

一時間八州太平道教徒一呼百應,紛紛起事。

張孟淩名曰:天公將軍。張寶名曰:地公將軍。張梁名曰:人公將軍。

戰火紛飛,張家三兄弟道法精湛,憑借天書所授法術,站無不勝,攻無不克。

朝廷迅速派遣朝中重臣舉兵討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