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大學裏首要任務是找友誼(2 / 2)

我在北大一無是處,但為什麼能交到像王強老師、徐小平老師等這樣對新東方來說比較關鍵的人物?因為我在大學裏受了他們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讓我願意追隨他們。比如說王強老師,他喜歡讀書,一進北大就把自己的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飯票,一半用來買書。而且王強老師有個習慣:買書的錢絕不用來買飯票。那飯票用完了怎麼辦?他就開始拿我的。

我發現這個習慣很好,於是就向他學習,也把我的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票。要是我的飯票用完了,我就拿他的飯票。每到星期六、星期天,我們就拿著錢去買書。那時,我剛從農村進北大,完全不知道買什麼書,所以我就幹脆跟著王強,他買什麼書我就買什麼書。

跟徐小平老師打交道也是如此。其實當時在北大,徐小平已經是我的老師了。他教中國音樂史,說話富有激情,常常一句話就能讓我的心“怦”地跳一下。我覺得這個老師講得真好,於是就想跟他交朋友。他當時擔任北大團委文化部的部長,每到星期五的晚上,他都會請一幫北大的年輕老師到他家裏去聊天。學生當然很想旁聽了,但老師肯定是不幹的。

我當時問徐老師:我能聽你們聊天嗎?徐老師表示不太方便,他說:我們老師聊的都是男人和女人的事情,你太年輕,會被汙染的。我的反應速度很快,當場就說:徐老師,我剛好需要這方麵的啟蒙知識。於是徐老師沒辦法了,隻好說:你這次在這兒聽我們聊,下不為例。但殊不知,從此我就找到了繼續旁聽下去的機會。為什麼?還是因為我的服務精神。他們聊天聊得口渴時,我就給他們煮水、泡茶;他們晚上肚子餓了,我就出去給他們買方便麵。就這樣,慢慢地,我就成了他們離不開的那個煮水、泡茶、泡方便麵的人了。有時我沒按時到徐老師家,還會接到他打來的電話,說:“俞敏洪,你怎麼還不來啊?”

所以,隻要你是個樂於分享、願意奉獻的人,隻要你肯擺正心態,追隨比你厲害的人,你一定能交到可在人生路上扶持和幫助你的摯友。大學時光美好而短暫,除了專心學業,你也應該在這裏找到心靈相通的朋友,結下終生難忘的友誼。

選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