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風中奇緣》、《大漢情緣之雲中歌》、《蘭陵王妃》、《花千骨》、《華胥引之絕愛之城》、《琅琊榜》、《秀麗江山之長歌行》、《羋月傳》……2014下半年至2015年,一大批根據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古裝偶像劇即將出街。
這些作品都是名副其實的“粉絲劇”。前來“刷臉”的,依舊是劉詩詩、霍建華、胡歌、林心如、趙麗穎、陸毅、孫儷等古裝界公認的俊男美女。
此外,無論是虐來虐去的宮廷戲,還是天馬行空的仙俠題材劇,憑借原著的超強人氣,都能引來眾多書迷的關注。
一時之間,“網絡小說+偶像臉”這兩大元素,儼然成了熱播劇的“標配”。除了製片方和演員從中受益之外,桐華、慕容湮兒、流瀲紫、瞬間傾城等“非主流”網絡作家,也得以走進主流觀眾的視野。就連職業編劇也向他們看齊,先後跟風炮製出《大漢賢後衛子夫》、《女醫-明妃傳》等類似宮廷劇集。
網絡小說+偶像臉=熱播劇
此前,“四大名著”、《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還珠格格》、《活佛濟公》、《封神榜》、《聊齋》等經典古裝劇翻拍不斷,這種炒冷飯的行為,讓人忍無可忍,隻能再忍。
直到影視公司發現了網絡小說和電子遊戲這兩大金礦,劇本荒才得以緩解。
以《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古劍奇譚》為代表,由國產遊戲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齊集仙妖神鬼傳說,側重打怪升級。相比之下,網絡小說的選擇空間更大,宮鬥穿越玄幻武俠言情勵誌盜墓探險,各種題材應有盡有。
別的且不說,單是宮鬥這一項,便足夠影視公司拍上數年。
《步步驚心》大獲成功後,今年,唐人影視又將桐華的另一部小說《大漠謠》(即《風中奇緣》)搬上熒屏。據金牌監製、導演李國立介紹,唐人影視的劇本庫裏有30%至40%來自網絡小說,“我們和盛大文學有固定聯係,他們有新的網絡小說都會在第一時間知會唐人,我們也有員工專門去負責挑選合適的網絡小說。”
自從主演了號稱古裝版“潛伏”的《美人心計》,林心如也成為網絡小說的超級粉絲。她第一部親自製作的電視劇《傾世皇妃》,便是改編自慕容湮兒的同名小說,展現五代十國的宮廷爭鬥。新作《秀麗江山之長歌行》則脫胎於李歆的原著小說,講述東漢開國皇後陰麗華的故事。
林心如工作室的運營總監杜劍表示,除了購買已經發表的完整作品之外,“我們和成熟的網絡寫手已經直接合作,在他們創作初期就量身進行版權預訂,直接以成熟的電視劇名字命名小說,小說甫一完成,電視就宣布投拍。”
身兼編劇、製片人的於正,則是原創劇本、網絡小說、經典翻拍三步走。他一邊為《宮鎖心玉》、《宮鎖珠簾》、《美人製造》等戲親自操刀劇本,一邊購入《美人心計》、《雲中歌》等熱門網絡小說的改編權,還抽空翻拍了《笑傲江湖》、《神雕俠侶》,怪不得如此高產。
網絡寫手與作品捆綁銷售,轉型編劇。影視劇的大門向網絡文學敞開,可謂雙贏之舉。網絡小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物美價廉。
前華影盛視首席執行官趙雨潤曾透露,一般的網絡小說隻要10萬元就能購得改編權,即便匪我思存、桐華等當紅網絡作家,也能在50萬元以內搞定,與動輒要價百萬的知名作家相比,性價比要高得多。
與此同時,令網絡寫手們喜聞樂見的是,改編後的影視劇又反過來帶動了小說的銷售。以《步步驚心》為例,該劇播出後不僅網絡點擊量猛漲,線下圖書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賣出30萬冊。
從無稿酬的網絡寫手,到有名氣的出版作家,桐華在業內的地位大大提升。不僅如此,她還是古裝輕喜劇《金玉良緣》、民國劇《偏偏喜歡你》的影視策劃,並在尚未播出的《抓住彩虹的男人》中首次擔任監製及劇本編審,事業越走越寬。
《羋月傳》的原著作者蔣勝男、80後寫手楊千紫(代表作《蘭陵王妃》)、創作出《花千骨》的fresh果果、僅憑《琅琊榜》一書就紅遍網絡的海宴等人,則開始搶職業編劇的飯碗。
網絡寫手為自家作品編劇,一方麵可以保證電視劇成品符合原著的精髓,防止劇集跑偏,另一方麵還能借此轉型,進而打入影視圈,就算將來靈感枯竭,也能憑借不俗的文字功底,在編劇界混口穩當飯吃,看起來,遠比單獨出售小說版權這種一錘子買賣要劃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