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知
繼大腦皮紋測試高調問世低調隱世之後,一種名為指紋測試的技術又悄然進入了一些幼兒園。這個號稱通過指紋檢測就可清楚分析孩子個性、脾氣的技術,究竟能否贏得家長們的好感?
指紋性格均天生,兩者之間有共通
來自台灣的許女士,女兒今年5歲,在一家民辦幼兒園念中班。最近,女兒帶回一份報告書,說是有人到幼兒園推廣一個測試。報告書上將女兒的性格、脾氣、氣質等各方麵進行了相當詳盡地分析,甚至連女兒適合從事的職業也一一注明。
許女士表示,在台灣的時候她就聽說過大腦皮紋測試,但沒想到上海這邊的幼兒園也會有類似的指紋測試。
經過一番詢問,她才了解到,指紋測試是一家商業機構到幼兒園作的推廣測試,根據他們的理念,指紋從一個人出娘胎就已經定格,這個特點和人的性格天成有一定的共同點,因此通過指紋的采集可以將一個人的個性、性格、脾氣等各方麵的特點都描述完整。
不再盲目追尋,測試隻作參照
當許女士將此事在小區論壇中貼出之後,引來很多家長跟帖。無論是給孩子做過指紋測試的,還是從未聽說過指紋測試的家長,對於這種新型的測試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在一家合資企業任中層管理的金先生表示頗有興趣給孩子嚐試一下指紋測試。不過,他也再三強調,嚐試是一回事情,但並不代表他就完全相信這種測試方法。
隨著家長文化層次的不斷提升,對於一些外來事物的把握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雖然這所謂的指紋測試在宣傳中自稱有著多年的科學研究支撐,但是家長並不買賬。
僅憑指紋測試性格,隻能作為娛樂性參考
指紋測試打的是科學檢測旗號,指紋來自遺傳毋庸置疑,醫學上也早已得到證實。但是,指紋隻是作為生物識別手段和醫學輔助診斷手段,和大腦並無直接聯係。
專家表示,如果說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可以利用心理學上的一些分析方法來探究他的潛意識,那麼用指紋來測試潛在個性、性格等人生特質,那可真的有點無稽之談。
孩子的性格習慣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不能根據某個測量將孩子的個性標準化、絕對化。如果用觀察孩子日常行為的方法來估測孩子的心理還無可厚非,僅憑指紋測試分析孩子性格氣質隻能作為一種娛樂性參考,不能當真,否則耽誤孩子的培養,以小誤大。
指紋測試兩大計算基準
1、先天學習潛量(TRC)代表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數目,其單位為億,一般人約為100億。TRC隻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TRC等於十指測的實數的相加綜合。
2、操作角度(ATD)測量一個人的肢體敏銳度,代表一個人的腦與其肌肉的協調度。一般正常值在40-45度之間,然而ATD角度會隨年齡的改變而變化,特別是年幼時,ATD角度較大,隨著年齡增加,ATD角度逐漸變小,差距會在10度附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