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當孩子的貪玩遇上父母的狂躁(2 / 2)

人的行為在外部約束中很自然會產生一種反約束的心理傾向。這樣就會把孩子變成一個不愛寫作業的人,而是因為外部的製約——害怕家長責罵,害怕老師批評處罰才去寫作業。這樣就會把寫作業、學習變成家長、老師的事,而自己隻是被迫為之,而自己就像是被奴隸主驅趕的奴隸,那滋味誰還願意寫作業,誰還願意學習啊?

靠外部約束,孩子既沒有寫作業、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在沒有人管的時候就會放羊,家長和老師不可能時刻都盯著孩子。這也是小男孩不愛寫作業,家長老師管教稍有放鬆就又是老樣子的原因。通過煥發孩子自我約束力量,就不存在這些問題,就可以讓孩子自覺自願地去寫作業、學習。

二、每個人都想得到他人的讚美和肯定,孩子也是一樣,尤其是那些長期遭到家長、老師否定,自信心已經瀕臨摧垮的孩子。在得到讚美和肯定後,此時孩子的心機就會處在“開”的接受狀態,這時候舅媽恰到好處地提出意見,小男孩很容易從內心深處響應。否則,你說得再多,孩子內心深處是拒絕的,也不會收到什麼效果。

三、又讓孩子認識到這麼做的好處——“不是可以玩得更開心嗎?”這一點小男孩深有體會,不需要多說。人的本能都是趨利避害的。

這就是舅媽簡簡單單幾句話卻發揮神奇效力的原因。如此不需要家長喊叫、責罵,孩子的行為自己就調整了。

而之前小男孩的爸爸,隻是一味批評責斥,隻是給孩子施加了一種外部壓力,且又摧垮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正好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不愛寫作業,隻是由於被迫才勉強為之。這一正一反,效果自然是截然相反。

要點提示

一、要先讚美肯定然後恰當地指出問題

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具體要注意:

首先要堅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家長隻有真心這麼想,才會從言行中反應出來,作用到孩子的心中。才能從內心深處煥發孩子的信心,讓孩子為了維護自尊而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

再者,肯定孩子的部分應是客觀存在的。這就需要家長擦亮眼睛從孩子身上去尋找,及時發現孩子身上最值得肯定的閃光點,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引起作用。

二、指出正確做法所能帶來的好處

一則指出該怎麼幹,這樣就為孩子指明了方向;二則指出這麼做的好處,能讓孩子更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隻要把握好上述兩個要點,每個家長都能和小男孩的舅媽一樣讓孩子乖乖寫完作業再去玩。否則,隻會像小男孩的父親那樣,讓孩子越來越不愛寫作業。

當然,家長做到這一步雖然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可要想讓孩子真正地專心寫作業,下一個教子金律也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