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所謂心細就是盯著眼前細小的目標踏踏實實做好,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數學題就有這麼一個演算過程,正好可以培養孩子做題心細的好習慣。
那是不是做到這一步就夠了呢?
當然不夠。還要不斷加強孩子做題心細的意識,這樣才能使這一好的習慣鞏固下來。
讓孩子來替家長算賬
黃媽媽為了進一步培養女兒做題心細的習慣,又開始對女兒進行體驗教育。那具體又該如何進行操作呢?
如每次買菜都把女兒帶上,買完菜後就讓女兒來算賬。在路上黃媽媽總是低聲提醒女兒:“你可要把賬算準,要是算錯了,那可就要吃大虧了。”小美敏自然不敢掉以輕心,當然這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心算能力。
又如在他們的住處附近,有一座橋,因工程師計算失誤造成這座橋隻建造了一半到現在都撂在了那裏,從而造成重大損失。每次看到這座時,黃媽媽都不忘以這座橋為例,讓女兒充分地認識到粗心將所造成的巨大損失,隻有細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僅在算術上如此,在作文上也是一樣。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做作業時因粗心看錯了一個單位把一道大題給做錯了。黃媽媽在檢查作業時發現了這一問題。為了從小就讓女兒養成做事心細的好習慣,她就在女兒的作業本上寫了這樣一句話:“一字值千金。”
這句話給小美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五年級時,女兒在她的每一課本上都寫上了這句話,以示警戒。
經過這麼一番體驗教育後,小美敏在做算術題和寫作文時自然也就有了舉輕若重的感覺,在運算過程中更是格外的細心,深怕出錯。以前做錯一道題頂多也就是在上麵打個叉叉,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就大不一樣了。
要點提示
一、要讓孩子認識到心粗是導致做題錯誤的根源
孩子充分認識到後才會產生醫治自身毛病的願望,才會積極主動響應家長的號召。江小飛剛開始抵觸情緒很大,當深刻認識到後,抵觸情緒也就打消了。
二、給孩子傳授具體的操作方法及步驟
在這一過程中要一步一步地給孩子講解,為什麼隻有把這一個個細小的事情做好以後才能把整件事情做好的道理。具體要注意把握兩個要點:
1.要一道題一道題做。
2.要從眼前的目標一點一點、一步一步做。
三、通過體驗教育引起孩子對心細的高度重視
隻是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很難一下子重視起來,通過將做題與日常及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結合起來講解,才能讓孩子更深刻地認識到細心的重要性,才會引起高度重視。這一點黃媽媽的做法很值得借鑒。
四、要反複演練
任何一個習慣的養成都要有一個過程,都要經過不斷的重複才能逐步形成。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隻要掌握好上述四要點,孩子做題心細的習慣自然也就會慢慢養成。
下一章介紹的是孩子上學後每天都要遇到的事情,就像每天都要吃飯、睡覺一樣,它關係到每個孩子的學習、升學、前程,處理好了孩子就會蒸蒸日上,處理不好就會江河日下。
第八章 走出孩子學習方法依靠老師傳授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