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走近孩子(1)(1 / 3)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體察孩子、理解孩子,就會發現,父母強加給孩子的“諄諄教誨”,在孩子看來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最大的蘋果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便在全美範圍內選出50位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人士,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紀錄的人,分別去信給這100人,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其中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的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弟弟一眼,責備他說:“你不能總想著自己,不是一個好孩子。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

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他比我小。”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盜、搶劫,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犯了罪,被送進監獄。

而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裏,每個人想要什麼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教子點滴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教誨。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作為母親,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最初的一筆來自家庭,而且定下了整張紙的色調。

20美元的價值

在我上高中時,學校常常組織學生去禮堂聽演講。事實上,幾乎每天禮堂都在上演這樣無聊的鬧劇,對於這樣的活動已經沒有人感到新鮮了。但這一次聽說是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所以大家都很捧場地來了。演講開始了,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用讓人厭煩的話來折磨大家的耐心,而是令人驚奇地,在手裏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對於他的舉止,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這仿佛和那天演講的主題沒有多大關係。

他高聲問道:“有誰想要這20美元?”下麵立刻舉起了300多隻手,而且很整齊,大家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把自己的手舉起來了。

他笑了笑,卻把手中的鈔票揉成一團糟,然後問:“還有人要嗎?”依然有200多隻手整齊地舉了起來。

他把鈔票扔到地上,用雙腳在上麵踩了好半天,當他從地上拿起那張20美元的鈔票時,它早已又髒又破了。他又問:“現在還有人要嗎?”這次舉起來的手少了一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舉起了手。

“看來,朋友們,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有貶值,它依舊是20美元。今天,我想用這個實驗告訴你們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們的價值是永恒的,請你們深信這一點!”

演說家繼續說道:“前進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當我們麵對挫折的時候,都會感覺自己一文不值。但是你們要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或者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的價值是永恒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上帝的眼中,每個人都是無價之寶。”

教子點滴

我們的孩子也如同演說家手中的鈔票,不論經曆什麼,他們希望在父母心中永遠是顆永不貶值的鑽石。

也許孩子不夠優秀,也許他常常犯錯誤,也許他淘氣頑皮,讓我們懊惱不已……但請記住,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有誰能說自己沒有“原罪”呢?既然如此,孩子犯錯誤時,僅僅由於憤怒,我們難道就有資格任意貶低他們,刺傷他的自尊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閃發光的鑽石,無端的侮辱、責罵、冷嘲熱諷,會令璀璨的鑽石蒙上塵垢;隻有溫暖的愛,真誠的賞識,還有充分的尊重,才能令鑽石時刻發出耀眼美麗的光芒。

滿足孩子

當我在亞特蘭大的研討會結束後,有人過來自我介紹說,“米歇爾先生,你打動了我。我決定完全改變我和我孩子的生活。”

我說:“棒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