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輕悠摸了摸發髻上她選的那支玉雕花簪,“那待會兒我就回去換了。”

樂巍又低頭看向放在膝上的那冊漫畫,上麵那個打著燈籠跟在他後麵的小姑娘讓他心裏暖意融融,卻也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歎:“時光易逝,當初我們那個小妹妹,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

這老父親的口氣讓樂輕悠好笑不已,上前把那本畫冊拿下來放到桌子上,“大哥,我今天又不是出嫁,你感歎什麼啊。”

樂巍笑著摸了摸她的發髻,“女大不中留,大哥感歎一聲也不成?”

樂輕悠挽住他的胳膊,答應道:“成,隻是咱們該去吃飯了。”

……

早飯剛過,趙安國,雲詔和雲家老兩口就都到了,在外祖母的提醒下,讓下人們在門口的梧桐樹上掛了兩朵大紅綢花,客人們也先先後後地登門了。

過來參加他們定親禮的基本上都是大哥、二哥和小舅舅朝中的同僚,雲舅舅那邊生意上來往的好友,隻有幾個親自登了門,其餘的都是派管家把禮送到樂家門房上。

湖州商行那邊也有人特地送了賀禮來,來人說是時家,旁邊盯著賬房記禮的管家沒聽少爺說過自家跟時家有往來,便親自到院裏找到二少爺稟告了一聲。

樂峻一開始也沒想到時家是哪家,還是在旁邊的樂輕悠提醒道:“二哥,應該是買了咱們的火鍋做法的時家吧。”

樂峻這才想了起來,對管家道:“收下吧,以後關注一下時家。”

這就是要和時家走動起來的意思,管家回到門房上,客客氣氣地接了時家來人的禮,又客客氣氣地把人送了出去。

辰時二刻,伴隨著一串吹吹打打的喜慶樂聲,方宴騎在用紅綾係了轡頭的高大白馬上,身後跟著蜿蜒了將近一裏地的抬聘禮隊伍,停在了樂家大門口。

而左右鄰舍此時已經在樂家大門兩邊擠了個裏外三層。

“這是定親啊?”有人說道,“前些日子就見樂老爺有官媒登門了,沒想到送聘禮的場麵這麼大?”

“是給樂老爺家那唯一的妹妹定親?”旁邊還有人這麼跟同伴議論,“隻是這來提親的,不也是先前經常出入樂家,人稱三少爺的嗎?”

“你知道什麼,我跟蘇家夫人常往來,聽她說,樂家這位三少爺是樂家那兩位少爺的義弟”,一個婦人說道,看起來跟蘇家夫人認識讓她很有牌麵。

就有人低聲跟同伴說,“再怎麼說是義兄妹,那也是兄妹啊。”

有人同意有人沒接這話茬。

喜慶的樂聲中,人群的嘈雜聲中,這些低低的討論聲就跟投入海浪聲中的小石子一樣,半點回身沒有激起。

就在最後一抬聘禮被抬進樂家時,一個官轎停在樂家門口,轎子壓下,從中走出一個麵白無須的穿著宮中內監服的中年人。

中年人手中還舉著一張明黃色聖旨,轎邊跟著的一個小黃門便在此時喊道:“聖旨到,請和平郡主前來接旨。”

樂家正觥籌交錯的眾人都被這一聲喊了出來,鬧鬧嚷嚷的,之前正應付那些官家夫人對話的樂輕悠走在了最前麵。

出了花廳就看見特地過來接她的方宴,方宴向她說了句“沒事”,樂輕悠徹底安下心來。

來到大門口時,樂輕悠看見的就是兩邊都朝那聖旨跪倒的百姓,她上前,一個拿著蒲團的小丫鬟趕緊到前麵放好。

那公公看了一眼,對樂輕悠笑道:“郡主,陛下吩咐了,今日是您的大喜之日,接旨不必下跪。”

一句話說出來,現場響起了幾乎一致地抽氣聲,後麵那些剛才就對樂輕悠很是客氣的官婦人這時看向她的背影的目光都透出幾分慈愛。

廢話,能讓陛下都如此優待的和平郡主,她們能不慈愛以對嗎?

而在場的官員們,心裏對樂家也都重新衡量了一番。

周邊的百姓,尤其是剛才鄙視過樂輕悠那幾個,更是差點白眼一翻暈過去,這時都驚慌地看向旁邊人,唯恐他們之前說的那些貶低了和平郡主的話被人聽到。

在眾人的百般思緒中,那公公將聖旨一展,大聲念讀出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和平郡主婉儀有容……”

一大串誇讚樂輕悠聽得不甚明白,後麵的敕建郡主府一座,著禮部、工部承辦,她卻聽清了。

朝廷給修建郡主府的,在大周朝還是投一份,低頭恭恭敬敬聽完了聖旨內容的那些同僚們,在心裏把樂家的地位又拔高了幾分。

別說人家隻是鄉下出來的,隻要有聖恩,那些底蘊啊、地位啊還不緊跟著就來了。

宣完聖旨,那公公笑眯眯地把雙手托著聖旨,交給了樂輕悠,“咱家也恭祝郡主殿下和世…方大人百年好合。”

“多謝公公”,樂輕悠施禮道謝。

公公忙躲開了,不敢受這一禮。

樂峻一直任京官,年節時也進過宮,卻是認識這位公公的,上前一步,客氣笑道:“金公公,若是不當緊複命,請進去飲一杯茶。”

金公公笑道:“陛下吩咐了,奴才可以逗留一會兒,那咱家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金公公等人進了樂家大門,門外這些百姓頓時沸騰了,皆是稱讚和平郡主和方大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受舅老爺吩咐出來散瓜子糖的武應等人,聽著這些人的誇讚都覺得有些誇張。

不過陛下在小姐定親時送賀禮,卻是大大地肯定了小姐的這份姻緣,誰人還敢貶低?

金公公吃了一杯茶和一些點心就走了,隻是他還沒剛走一刻鍾,沈皇後身邊的女官也帶著一托盤禦賜首飾過來頒賜了賀禮。

緊跟著,其他皇親旁枝的賀禮送上了門來。

樂家,徹底從“鄉下土包子”躍居京中新貴第一名。

納征之日後,樂巍又在京城待了兩天,到素雪千重巡視時,那文掌櫃報了這幾個月的經營狀況,提了陳閣老家的孫子想包下如夢似幻一層宴請友人之事,才說起這些日子一直記掛在心中的果酒之事。

先前,樂巍接到文掌櫃那封信,隻是擱到了一邊,輕輕釀果酒的方子他是不打算再問了,當初用輕輕做的那些點心,就已經夠了,他還能不給妹妹留一點傍身的東西?

這時文掌櫃再提起,樂巍便道:“果酒方子的事不必再提,我回去會跟小姐說,讓她每半年就給飯莊釀六壇果酒。那一壇足有三十多斤,你斟酌著賣,六壇賣半年也是可以的。”

文掌櫃想了想這樣也行,也就不再多說。

又到其他的幾間鋪子巡查一番,樂巍這才帶著經過點心鋪子時買的幾盒點心回家去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5872/6674397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