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頭,我拿起手中的資料看了起來。
第五中學很大,光是上半年初三就有十二個班,所有人數加起來接近五百人。每個班都有班主任,也就是說,除了黃紹炎之外,還有十一位班主任。
這份名單上很清楚寫著另外十一位班主任的名字和資料,我跳過升學率靠前的幾位,直接將目光放到名單最後三位。
升學率倒數第一的老師叫陳景林,男,三十二歲,語文係老師,性格很好,比較隨和。
倒數第二的老師叫顧潔瑩,女,二十八歲,英文係老師,長相甜美,很受學生喜歡。
倒數第三的老師叫呂靜雅,女,二十九歲,數學係老師,性格大大咧咧,和學生打成一片。注:曾和黃紹炎是男女朋友關係。
看完這三人的資料,我首先將目光定格在呂靜雅身上。她和黃紹炎關係特殊,加上她的升學率也不好,她會不會是凶手呢?
想到這裏,我翻看後麵關於呂靜雅的資料,裏麵顯示她和黃紹炎一起來的學校,當時他們可謂是學校的金童玉女,羨慕了無數老師。
隻是後來兩人不知道為什麼而分手,之後他們相互也不聯係,就算見麵也會當做沒看到對方。
看完呂靜雅的資料,我想會不會是她下的毒呢?
首先她對學校肯定很熟悉,畢竟她是和黃紹炎一起來學校工作的。然後她有動機,因為升學率不好,加上她和黃紹炎的關係,嫉妒心作祟之下確實有可能對黃紹炎下手。
隻是,呂靜雅是數學係老師,她懂乙二醇這種毒藥嗎?而且之前我們通過調查也知道凶手對毒藥的用量掌控的很好,呂靜雅具備這種能力嗎?
就在我沉思間,一旁正在吃飯的肖明忽然開口:“你也覺得呂靜雅有嫌疑吧?”
“是啊,從目前的推測來看,呂靜雅確實有作案動機和條件,隻是我們不知道她對化學了解多少。”將資料蓋上我回答道。
肖明聞言拿起一旁的飲料一飲而盡,擦了擦嘴角才告訴我:“我覺得吧,既然呂靜雅和黃老師談過一段時間戀愛,那說不定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一些化學知識。”
“而且,你想啊,能做到老師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化學常識吧?另外,黃紹炎和呂靜雅在一起,說不定他會為呂靜雅介紹那些毒藥,以此來提醒她注意安全。”
“這麼一來二往,我想呂靜雅就算不精通化學,但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至少,對於化學毒品肯定會了解一些的。”
肖明的話讓我眼睛一亮,他說的不錯,呂靜雅確實很有可能了解一些化學毒品知識。這樣一來,她就有了作案的條件!
而我之所以沒想到這點,主要還是沒往深處想,我忽略了呂靜雅和黃紹炎的關係。
當然,呂靜雅我們肯定要調查,隻是,她真的是凶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