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相關製度和機構的不斷構建,需要有效完善資源產權製度,合理設置資源有償使用製度,以保障資源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斷統籌各種資源稅費、注重環境稅費的全麵改革和創新,以有效構建資源稅費和環境稅費體係;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範圍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快資源行業市場結構的全麵改革,以降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整體投入成本;適當采用有效方法,合理利用價格管控手段,以市場為管理和控製的基礎,加強政府宏觀調控,以對資源性產品的價格調控機製進行有效幹預和管理;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不斷提高資源性產品的價格、降低再生資源的價格和提高廢棄物排放成本等方式,構建有利於資源節約使用、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價格體係,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
2.6合理製定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各類專項環境規劃
現代化建設中,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必須要合理製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規劃和各類專項環境規劃,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和不同層次所具備的特點,建立具有不同側重點、不同特色的考核評價標準,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真正效應,使環保得到真正保護。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主體功能區進行全麵定位,同時根據不同主體功能區的特點和性質等,選擇最合適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標準,以通過差別化評價和評估,貫徹和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與此同時,注重黨政領導班子和相關部分考核,尤其是節能減排、資源浪費和循環經濟等方麵進行嚴格考核,以不斷提高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現狀,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實行政府內部考核、公眾評議和專家評價等並行的評估辦法,可以使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真正得到落實,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實踐過程中,采用獎優、治庸和罰劣的實施原則,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考核結果作為幹部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之一,才能真正發揮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能,使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2.7大力加快和推進生態經濟發展,提高環境質量
在實施各種環境保護政策中,大力加快和推進生態經濟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於提高環境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踐過程中,環境保護的重點是要大力實施和落實節能減排、再製造、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尾礦綜合利用、廢物資源化利用,通過采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汙染治理、循環經濟產業鏈接和生態修複等關鍵技術和裝備,可以不斷推進經濟發展的產業化發展,從而緩解環境汙染問題,提高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其中,加強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發,需要不斷大力推廣應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以把節能項目從單個企業改造推廣搭配全行業項目中,從而推動節能項目的規模化、數量化發展,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節能減排能力的目的。
與此同時,采用舉辦生態文明國際博覽會、展覽會、交流會等形式,展示國內外節能環保產品、技術與裝備,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交流與合作活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發展,從而真正改善環境質量。在不斷依托國家級實驗室、科研院所、工程技術中心、行業協會、高校和相關生態企業的同時,加強生態文明法規政策的相關研究和技術開發,以為園區、企業和城市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製定和問題診斷等多方麵的谘詢服務,從而確保我國相關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在資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中,注重資源、能源的回收再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不同城市的再生資源回收體係的基礎上,建立區域性的廢棄物交易中心和再生產品交易中心,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最終達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量的目的。通過定期舉辦國家級或區域性的生態文明博覽會、交流會等,可以有效推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的不斷交易,使相關技術、設備得到真正實踐,從而緩解各城市的環境汙染問題。例如:區域化的推動農作物秸稈、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是目前解決能源大量耗損問題重要途徑,對於減少環境汙染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監督與管理,切實落實東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華東環境保護督察中心、華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西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和西南環境保護督察中心的各部門的真正職能,以全麵發揮他們的環境監管作用。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市場經濟體製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保護戰略的實施,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全球範圍內的生態環境汙染問題都日益變得更加嚴重,給人類的長期生產造成巨大威脅。在不斷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給以高度重視,才能真正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使各種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從而促進人、自然和經濟和諧共處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記者:何海峰.走經濟文明與生態文明高度融合之路[N]. 隴東報,2014(12):29001.
[2]武衛政.更加注重用製度保護環境[N].人民日報,2014-12-28012.
[3]史亞瓊,魏靜.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定西的思考[J].學周刊,2014,36:24-25.
[4]邵光學.論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緯度[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12:92-95.
[5]劉晶.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性與複雜性:從多中心場域困境走向總體性治理[J].社會主義研究,2014,06:31-41.
[6]薛穎.生態文明也是軟實力[N].新華每日電訊,2014(12):05003.
[7]李業芹.中共山東省日照市委黨校.積極構建生態文明製度體係[N].人民日報,2014(12):05007.
[8]姚麗娟.蘭州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保平.陝西省政協委員,產業集群應成為西部地區生態建設的重要力量[N].光明日報,2014(12):09012.
[9]本報評論員.生態文明建設途徑依賴“三個維度”[N]. 昆明日報,2014(12):07001.
[10]趙樹叢. 美麗中國夢:開啟生態文明新的時代[N].中國綠色時報,2014(12):10001.
[11]任新華.用市場化手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N]. 經濟日報,2014(12):11015.
[12]深圳特區報評論員.“綠色指揮棒”引領深圳“綠色發展”[N]. 深圳特區報,2014(12):11A02.
[13]省社科院研究員:尹小健. 加快生態文明村鎮建設[N]. 江西日報,2014(12):08B03.
[14]本報記者:劉晶. 係統有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N].中國環境報,2014(12):16005.
[15]采訪人:黃振中,吳笛.理論結合實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N]. 中國環境報,2014(12):15002.
[16]張樟.紮實推進環保工作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N].重慶日報,2014(12):16012.
[17]英劍波.邁開生態文明建設新步伐[J].群眾,2014(12):25-26.
[18]肇豔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科技風,2014(23):179-181.
[19]鍾超.發展低碳經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12):46-48.
[20]沈炎貴.加快兩型社會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J]. 青春歲月,2014(2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