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孩子能為社會貢獻(1 / 1)

現在兩個上台大醫科的孩子在學業上算是很成功了,但這並不是我對孩子最終的要求,我想培養孩子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把所學的東西反哺社會,對社會有貢獻。

我為什麼這樣想呢?孩子小時候看病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

老二在念幼兒園時比較容易感冒,體質很不好。扁桃腺發炎成習慣,動不動就感冒、發燒,那時又沒有好的醫療保障,醫藥費很貴。

有一天,老二又發高燒,久久不退,帶去醫院,有點抽筋。醫生給他打點滴,我看了很不忍心,很想能夠代兒子受罪,那種心情實在無法形容。而且那時家裏收入又不好,整個人搞得身心交瘁,很累,心裏隻想,等一下又要付1200元,每趟都是1200元。那時1 200元是很大的數目,我都會幻想,如果醫生能夠少拿200元,我一定會永遠感激他。但醫生沒有,1200元是不講價的。

那時,我就發誓以後不管怎樣,如果我的小孩有辦法從醫的話,絕對不希望我的子女像那個醫生那樣子,要回饋社會,尤其對貧困的人。老二住院兩次,確確實實給我有這樣強烈的感覺,我覺得窮人也應有治好病的權利。

所以到我的孩子上學時,我一直希望他們兩個能念醫學院,但不見得一定要上台大,因為我沒有把握他們兩個都會考上。但當他們陸續考上中學尖子班時,我的心裏又有了新的打算,我告訴孩子,大家都說你們成績這麼好,那考考台大醫學院看看。

在小學時,我們都還看不出孩子以後會有這麼好的成績,因為有的人小學念得很好,初中就不行的也很多。直到念初中尖子班時,孩子的潛力才完全展露出來,他們都很努力讀書。

特別是老大,如果有人成績比她好,她就立誌下次一定要贏過他。有時念書念累了,她很想休息,可是又很有壓力,不敢去玩,她嘀咕說你是我的對手,你為什麼不去玩?你不去玩,一直在看書,害得我也不能去玩。我想老大讀書就是憑著這樣的上進心,把書念好的。

即使到今天,兒子和女兒都能進台大醫學院念書,我們都感覺好像還在做夢一般。我跟先生說,我們真的很幸運,那是我們的福報,沒想到他們能夠念這個醫學院。我們想,隻要他們大學能夠考得上,就很心滿意足了,結果竟是這麼出乎意料。

目前,他們都隻是大學生,醫學院要念7年,現在要去談他們的未來,我覺得是不是早了點,但是光陰似箭,7年一眨眼就會過去,不及早作出計劃,就很容易把時間虛度掉了。有時候老大會對我們撒嬌說,大學畢業後,她要出國去念書。我們當然支持她。

很多人都跟我說,以後他們可以去開醫院,台大醫學院出來的醫生都是很賺錢的。但我不這樣看,也許我是受佛教的影響,到現在我都沒有這樣想過,要這兩個小孩將來當醫生賺大錢。

我反而會想,他們在學業上既然選擇了醫學作為人生的追求,那我的願望是比較希望他們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將來走有關生物或者醫學研究方麵的路子,因為,我覺得,這樣對人類比較有貢獻。我想考上台大醫學院隻是他們求學的一個階段而已,這並不是他們人生的終極目標,賺錢也不是他們進台大的唯一目的。

有的人因為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有的人是因為一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我的孩子說影響他們最大的,是母親!

我不知道在一個家庭裏,母親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偉大。但是,在一個家庭裏,母親最了解她的孩子,孩子也最信任她的母親卻是事實!

在我的家裏,我說的話孩子們都能聽進去,也會照著去做。我想說,一個母親在家庭裏怎麼做母親,對子女是有著決定性影響的!母親是影響子女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我要說的也隻能是這麼多了。在這裏,我認為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個家庭的主客觀環境和條件,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之處。像我們這樣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對於您來說,或許有許多的不適和偏頗。適合教育我的孩子的觀念、方法和原則,不一定完全適合您。我的經驗隻是一例個案,但我想您或許可以從中發現值得參考和借鑒的地方。這方麵我希望能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