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幻景】118.阿育傳說(2 / 2)

賴丹一走三個月,孔雀要回樓蘭,如果雙方都沒有什麼事,想聚聚的話,還真是要到隆冬時節了。

“孔雀,我問你件事!”和賴丹分手後,索勒就一直琢磨著要問問孔雀關於阿育箴言的事。畢竟孔雀在他認識的人中,是很博學的,尤其是關於西域諸城諸事,誰讓樓蘭的“藥廬”中坐落著整個西域最大的書庫,每一任大法師又都極為博學呢!

隻是此事與其他諸事不同,它涉及到賴丹王族的機密,索勒要仔細斟酌著,才能問出口。“你知道阿育王嗎?”

孔雀愣了一下,點頭道:“他是摩揭陀國國主,就是現在的身毒國,你問他做什麼?”

“你真知道啊?”索勒一下來了興趣,坐到孔雀身旁道:“我今日聽別人說起他,說他是什麼孔雀王朝的國王,說他在位時很厲害,我就想知道知道他是什麼人,有什麼功績?”

孔雀沒有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而問道:“這裏還有人知道阿育王?按書上記載的推算,他至於沒了一百多年了,在西域也沒有什麼影響,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誰說起他的?”

索勒沒想到孔雀的“求知欲”這麼強,竟然還問起自己來了!他認知中的孔雀不是應該先回答自己的問題嗎?

“也沒誰,就是,就是,”索勒在心中想著措詞,“哎,你先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我對這個阿育王太好奇了。”

“我知道的也不多,而且不知道真假。”孔雀沉默了片刻,似在腦中搜索這個人物,才道:“他是一國的王子,卻不是太子,據說為了登上王位,他殺了九十九個兄弟姐妹。他開疆擴土,把國家的領土擴張了幾倍,他的一生充斥著戰爭與殺戮,雙手血債,任何人提到阿育王都是恐懼與忿恨。他在晚年的一次戰爭中俘獲十五萬人,依慣例,他會令手下殺光這些戰俘,但是當殺完十萬人的時候,他突然下令不要再殺人了,放了那些人歸家。”

“啊?”索勒有些吃驚,問道:“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改變了心意?”

孔雀搖頭道:“不知道,口口相傳的吟唱詩中都隻說,那是佛陀顯靈,點化了他。我覺得有可能是他殺煩了吧?嗬嗬,想統治一方憑殺戮是不能讓別人臣服的,那隻會激生出更大的反抗與仇恨。”

“口口相傳?”索勒琢磨著意思,問道:“這些不是記錄在典籍中的?”

“不是!”孔雀搖頭:“不知道是以前就沒有,還是發生了什麼變故,總之身毒國與你們漢國不一樣,我聽說他們是沒有文字典籍的,所有的事都隻是上一代告訴下一代,一代代的傳下去。西域很多城邦也都這樣,並不會記錄下來,包括匈奴也沒有。”

索勒點點頭表示理解。將一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記錄下來,需要時間人力,更需要有文化基礎。華夏之地自來就有刀筆吏,別說官方支持,民間更有喜歡寫書記傳的人,而小城小邦也沒什麼事需要傳下去,自然不用。至於匈奴,跑來跑去的蠻族,能有個羊皮卷發個令寫封文書就很不錯了,自己還居無定所呢,哪有著書立傳的心思?

估計那個身毒國也就那樣吧?索勒頭腦輾轉,思量著如何有技巧地問話不讓孔雀生出其他疑問,一邊道:“詩中說是佛陀顯靈?這個阿育王和佛陀有關係嗎?”

“當然有,有很大的關係!”孔雀點點頭,繼續道:“聽說佛陀教能得以成形、延續、光大,就是因為這個阿育王。他在信奉佛陀之後,令全國人都信奉,將佛教定為國教,他還派他的公主王子四處奔走傳播佛陀教義。”

索勒故意乍舌道:“這麼厲害?你知道這些,就是因為他們也來到西域了?”

“這個,雖然沒有明確記錄說佛陀人來過,但是我覺得應該有吧?不然關於阿育王還有佛陀的事,是怎麼傳過來的?於闐那邊現在信任佛陀的人很多,佛教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你要是有興趣,以後可以去於闐看看。”

“嗯,他們肯定來過西域,按你的說法,還有可能是這個阿育王的哪個兒子親自到西域傳播佛教。”索勒一點點往正題上引,“我就納悶了,他的兒子肯定是王子啊,王子出行不可能隨隨便便吧?助手、侍衛、侍女,醫官,吃喝拉撒等等,不可能馬馬虎虎吧?這才不到二百年,別說名氣,竟然都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傳說?”

孔雀笑了,他搖頭道:“你以為西域同你們中原嗎?人多物豐啊?這裏的人隻求溫飽,現在是有固定的城邦了,但以前大多和匈奴一樣,逐水草而居,什麼都吃,哪有功夫理什麼佛教?更何況西域還有我們的天神大法師呢!佛陀又講不殺生,更不適宜西域城邦了。”

“那……”

索勒攪盡腦汁想多套一些話,沒想到孔雀目光灼灼,開口截道:“你問了阿育王這麼多,到底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