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建安二年(1 / 2)

瑞雪兆豐年並不是一句妄言,自從天子以及百官祭天下大雪以後,整個大漢各個地方都陸陸續續下雨了。

被幹旱籠罩三年的大漢,這才徹底走出陰霾。

由於三年的幹旱,許多諸侯境內的糧草,全都消耗一空,無力征戰。這一年來,所有的諸侯都在修生養息。

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七年。

年初,袁紹領教到大義的作用以後,不敢再目無天子。他也學著其餘諸侯一樣,開始派人給朝廷進貢。

與此同時,在麾下謀士的建議下,他也開始主動與曹操緩和關係。

曹操也並非常人,沒有因為袁紹,無緣無故領兵攻打徐州就懷恨在心。

而且他還主動上表天子,說自己無德無能,辭掉了兗州牧的職位,並且舉薦袁紹擔任兗州牧。

曹操如此行事,更讓袁紹心中又是高興,又是羞愧。自那以後,兩人之間頻繁派遣使者相互交流,關係更勝以往,大有聯盟抗陳的趨勢。

至於荊州劉表,眼看孫策虎踞江東,每日坐臥難安。

蒯良向劉表獻計:“劉豫州乃大漢宗親,還是主公之弟。如今玄德公占據豫州,又與孫策交惡,正好可以引為外援。”

劉表大喜過望,當即問道:“何人能夠出使豫州?”

蒯良說道:“伊機伯能言善道,可擔此重任。”

機伯是伊籍的表字,伊籍乃是兗州山陽郡人氏,少有賢名,而後依附劉表。

聽聞蒯良提起伊籍,劉表撫掌大笑道:“非機伯而不能做成此事矣!”

伊籍奔赴豫州麵見劉備以後,備言劉表盛讚玄德之事。玄德聞言大喜過望,說道:“不曾想,劉荊州亦知我劉備名聲耶?”

伊籍大笑道:“使君之賢名,天下何人不知?”

“若按族譜來講,吾主還是使君兄長呢。如今孫伯符虎踞江東,更有周瑜、太史慈等人為爪牙,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

“吾主欲和使君結為聯盟,共同進退,不知使君可否願意?”

劉備雖然一直自詡為漢室宗親,卻始終沒有得到承認。如今劉表為了與他結盟,主動承認了玄德身份。

若是文昭得知此事,一定會感歎一番。

以前劉備來到蒲阪的時候,文昭為了防備天子認玄德為皇叔,想方設法盡量不讓兩人單獨見麵。

他卻沒有想到,現在劉備的身份,卻因為劉表而得正名。

劉表身為正宗的皇親國戚,隻要他承認了玄德的身份。日後玄德再頂著漢室宗親的名頭,也就沒有人敢說些什麼了。

玄德自己又如何不知道這些?

他聽見劉表想要結盟的意圖之後,自然是滿口答應,而後設宴款待伊籍。

宴會之中,簡雍小聲對劉備說道:“主公,吾觀此人對你抱有很大好感。若主公能夠待之以誠,而後在劉荊州那裏,此人必能引為內援。”

玄德深以為然,對待伊籍執禮甚恭。

伊籍與玄德交談,更覺得此人謙遜有禮,待人真誠,絕非池中之物,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二劉結盟以後,孫策更是每日厲兵秣馬,不敢有絲毫懈怠。

建安二年,關中以及並州的收成都非常不錯。

那些新遷入關中的百姓,歸還了官府借貸的種子以外,家中也都有了一些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