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章 程昱之言(1 / 2)

遲疑了一下,陳旭才小心翼翼的向程昱問道:“軍師,你是否曾經在潁川書院當過講師?”

“潁川書院?”

程昱回憶起了那段往事,眼神有些迷茫,而後他才傲然說道:“不錯,我的確在那裏當過講師。”

“但是,那裏並非什麼潁川書院。隻不過是潁川世家大族,為了讓家族的後輩,能夠學到更好的知識,辦的一個私學罷了。”

可以說,潁川乃是三國時代士子的搖籃,有很多名留青史的謀士,都是出身在這裏。

諸如戲誌才、郭嘉、荀攸、荀攸、陳群、徐庶、鍾繇、鍾會,這些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全都出自這裏。

至於郭圖、辛評、辛毗之流,就更不用提了。

讀過三國曆史的人,可能都會有所疑問,為何潁川賢才何其多也?

其一,這裏士族林立,諸如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鍾氏,都是當地望族,人才輩出。這種家世培養出來的弟子,自然不會太差。

其二,漢代私學遍布中原各地,尤其潁川最盛,許多名士大儒都在私學授徒。

不僅是潁川有名望的名士們,經常會給潁川的學子授課。他們還會邀請其餘州郡的名士,前來此處講課。

正是這種濃鬱的學習氛圍,才使得潁川人才輩出。

而程昱,曾經就有幸被邀請前往那裏講學。可以說,能夠被潁川私學邀請的名士,都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因此,程昱才為自己以前在潁川講學,而感到驕傲。

陳旭問道:“軍師在那裏講學的時候,你難道沒有發現過,非常優秀的學子嗎?”

程昱臉上帶著回憶之色,唏噓的說道:“潁川人傑地靈,又豈會沒有優秀的學子?”

“荀文若、荀公達、陳長文,皆有張良之才,還有戲誌才,更是有著陳平之謀。可惜這麼多才能之士,大多都歸於曹孟德帳下。”

說到這裏,他急忙解釋道:“非是我不曾將這些人推薦給主公,而是這些人,大多都是名門之後,眼光很高。”

“以主公的出身,很難得到他們的效忠。是以對於這些人,我才一直沒有向主公提及。”

程昱這樣解釋,也是怕陳旭怪他嫉賢妒能,不肯為並州推薦人才。

陳旭自己倒有自知之明,並不怪罪程昱沒有向他推薦。

陳旭帳下的謀士,程昱、田豐都是他強行綁來的。

陳宮是因為和他沾親帶故,饒是如此,也是在陳旭取得並州以後,他才前來投奔。

至於李儒,卻是因為走投無路,又不想埋沒自身的才華,這才前來投奔陳旭。

現在,陳旭心中隻是疑惑,為何程昱沒有提及郭嘉。像郭嘉這種人才,無論在哪裏,都會爆發出萬丈光芒。

陳旭根本不相信,以程昱的眼光,會看不出郭嘉的才能。

“軍師,你在潁川授學之時,難道沒有接觸郭奉孝麼?”

程昱聽見陳旭的話,有些驚訝的問到:“郭奉孝,曾經在潁川書院求學過麼?”

陳旭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應該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