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典韋將兵(1 / 2)

長安城,聽完李肅的彙報之後,李儒麵露沉思之色。

而後他在心中暗暗想到:“看來主公不能僅僅把黃巾軍,當做是守門的鷹犬啊。”

想到這裏,他就帶著李肅,急忙前去求見董卓。

……

黃巾軍大寨,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陳旭帳下諸將,現在全都齊聚主寨,領受封賞。

經過田豐與程昱的商議之後,封田豐為並州別駕,兼任左軍師職位;程昱為晉陽令,兼任右軍師職位;夏侯蘭為督郵,兼任軍正職位,主掌律法。

趙雲為驍騎中郎將;典韋為奮威中郎將;陳虎為奮武中郎將;王延為虎賁中郎將;高順為蕩寇中郎將。

其餘諸將,盡皆封為校尉,為中郎將帳下副將。

趙煌、湯陳為趙雲帳下偏將;陳靜、江武為典韋帳下副將;劉辟、龔都為王延帳下偏將;楊鳳、白饒為陳虎帳下偏將;陳青為陷陣營副將。

已故渠帥李郭斬殺鮮卑可汗和連,立下大功,封為驅虜中郎將。待其子長大以後,可以繼承李郭的官職。

在沒有戰爭的年代,將軍的職位並不常設,哪怕一個裨將軍,也非常少見。

可以說,中郎將幾乎已經是武將的最高官職了。哪怕是武官中最低級的校尉,也非常稀少,有些校尉的俸祿,甚至達到兩千石。

哪怕與一郡長官比起來,也相差不遠。

然而自從董卓進京,特別是諸侯並起以後,中郎將、校尉就已經開始變得不值錢,成為武將之中最低級的存在。

隨著戰亂的繼續,不僅是中郎將與校尉,哪怕是曾經極度稀少的將軍,也變得多了起來。

諸侯為了拉攏人才,創建了一個又一個的雜號將軍,不斷分封下去。

但是現在,諸侯剛剛並起。中郎將與校尉的權勢雖然不如以前,但是對於陳旭的帳下諸將而言,也全都感覺光宗耀祖了。

畢竟,就連當初為漢靈帝,平定黃巾之亂的皇甫嵩等三個將軍,他們也都隻有中郎將的職位。

一番封賞下來,黃巾軍中歡聲震天。諸將臉上,也都是喜氣洋洋。

分封完畢以後,陳旭下令,所有黃巾軍去掉綁在頭上的黃色頭巾。

從這一刻起,陳旭以及他的手下,將不再是反賊,而是實實在在的大漢官兵。至於陳旭自己,更是雄踞一方的並州牧。

很多黃巾軍拿著額頭上的頭巾,臉色都有些複雜。

他們曾經為了構建太平世界,付出了許許多多的鮮血與淚水。曾經又有誰能夠猜到,他們最後居然還會接受朝廷的招安?

可以說,當初陳旭傳下口訊,說要接受招安的時候,很多黃巾士卒心中都不願意。他們都不願拋棄心中的信仰,重新進入這個腐朽帝國的懷抱。

但是那些後來投奔山寨的流民,他們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是喜氣洋洋。

陳旭再三向那些黃巾軍保證,縱然名義上被朝廷招安,他也絕對不會忘記黃巾軍的追求。

而且黃巾軍想要發展壯大,想到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就隻能換一個身份,先被朝廷招安。

陳旭再三解釋,這才使得那些一直跟隨他的黃巾士卒們,接受了被朝廷招安的這個事實。

新年已過,整個黃巾軍太行山的大寨,都宛若一個精密的機器一般,開始了行動。

諸將齊聚一堂,田豐指著並州的地圖,說道:“並州境內一共有九個郡國,其中隻有西河郡、太原郡、以及上黨郡最為重要。”

“其中上黨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南出天井關,可以威逼洛陽,虎視中原腹地;東出壺關,順濁漳水東進,可以威脅冀州。”

“而且這兩個關卡,城郭高大,易守難攻。若是主公攻取上黨,隻需各派兩千人馬駐守關卡,則並州南麵與東南方向必定穩如磐石。”

“至於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以及上郡。這四個郡城境內荒漠眾多,地廣人稀,更兼胡人無數,想要徹底掌控,隻能徐徐圖之。”

“除此之外,整個雁門郡被長城包圍,易守難攻。再加上它與幽州、冀州,以及北方鮮卑接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雁門郡雖然山嶺眾多,但是它位於黃河東岸,境內更是有幾條大河穿越而過,土地非常肥沃。”

“若是經營得當,必定會成為並州的另外一個糧倉。”

“還好我軍在雁門郡深得民心,並且下了太行山以後,往西直接可以進攻雁門郡。所以,想取雁門郡並不困難。”

“如今主公被封為並州牧,憑著這個頭銜,再加上主公帳下的精兵強將,隻需攻占並州首府晉陽。並州境內的大多郡縣,便可傳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