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顯性存款保險製度的必要性
一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市場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和國際經濟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頻頻發生金融風暴,金融風險正困擾著我國的商業銀行,廣大存款人的利益或因相關因素而受到威脅,因此在提高中央銀行監管水平的同時,建立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存款保險製度,對穩定金融體係,增強存款人對銀行的信心十分重要。
二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銀行如雨後春筍一般成長起來。現在大的商業銀行有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中等的股份製商業銀行有中信、平安、招商等十幾家,形成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外資銀行等較為全麵的存款類金融機構體係。我國建立顯性存款保險製度的目標在於與金融體製改革相適應,轉變政府職能,減輕財政負擔,建立市場化風險管理機製,創造有利於大型商業銀行與其他中小銀行公平競爭的環境,適應金融全球化趨勢,維護金融穩定。
三是從各類銀行吸收存款的占比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是銀行存款的主要組成部分。以昆明市官渡區為例,2012年末人民幣存款額881.61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額為443.56億元,占存款總額的50.31%。
從存款種類來看,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仍然是存款的主要類型。以昆明市官渡區為例,2012年末單位存款占所有存款的51.72%,個人存款占所有存款的43.07%,這兩者共占存款總額的94.78%。
從賬戶結構來看,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4月和2007年4月對中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結構進行了抽樣調查。2004年的調查顯示,存款在5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下、20萬元以下、50萬元以下的存款賬戶戶數占全部存款賬戶的比例分別為96.18%、98.32%、99.32%、99.70%,其存款金額占全部調查存款賬戶金額的比例依次為20.54%、29.47%、37.61%、46.08%。2007年的調查顯示,20萬元以下的存款戶占比為98%以上,如何保障存款人利益就顯得非常突出和緊迫。
因此,應該建立顯性存款保險製度。如果不建立顯性存款保險製度,那麼在危機發生時,政府就不得不為每一家銀行及其權益人提供幫助以減少政治和社會成本,這樣納稅人的成本也即財政負擔將會相當高。
四是金融創新產品逐漸增多,各種理財、擔保、債務平台運作的風險也日益顯現,如何在經濟規模與貨幣規模增大的背景下,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經濟波動與金融風險的衝擊,最大限度地保護存款人的權益,防患於未然,推出存款保險製度的時機與必要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五是央行打開利率浮動區間 倒逼存款保險製度出台。
2012年6月7日19點整,央行宣布從6月8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這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
利率市場化將使銀行收入和運營模式發生深刻變化,這也使得銀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中小型銀行麵臨更大的風險。在未來利率市場化的市場競爭中,小銀行被淘汰甚至破產都有可能。這種情況下銀行破產由政府來兜底是不合理的。建立存款保險製度對穩定金融體係,增強存款人對銀行的信心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