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村鎮銀行麵臨的發展瓶頸及破解路徑(2 / 2)

(五)銀政協議條款明確,部分優惠政策尚待落實

2012年10月18日,上海浦發行與富民縣人民政府簽署的《銀政合作協議書》中的部分優惠事項尚未落實。諸如:給予村鎮銀行享受在富民縣轄內金融機構同等的優惠措施和獎勵政策;提供50萬元的一次性開辦建設經費;協助爭取稅收“免二減三”(開業後,1-2年企業所得稅全免,3~5年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等優惠政策。

三、厘清路徑,穩步發展

(一)立足縣域,準確定位

村鎮銀行隻有把主要金融資源投向轄內“三農”和小微企業,才能獲得存貸款業務和中間業務的持續發展。

1.市場營銷管理。始終奉行服務縣域、服務小微、服務“三農”的經營理念,以農村客戶為導向,創新金融服務,打造特色產品,擴大服務半徑,拓展營銷廣度和深度,有效提升“吸儲”能力和“信投”效能,繼續把上門服務、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等特色招牌業務別開生麵地推廣下去,以彌補農村金融服務不充分的現狀,並適時推出“浦惠民”、“銀農通”等特色產品。

2.人力資源管理。選用恪守從業操守、專業對口、具備一定縣域金融營銷經驗的業務骨幹出任業務部門經理,切實發揮其挖掘市場的營銷能力,並起到以老帶新、以點帶麵的承接作用。

3.企業文化建設。一方麵,上海浦發行要長期不懈地強化對村鎮銀行的管控和支持,在品牌授權、傳幫接帶、係統支撐、流動性支持、風險管理引導等方麵給予最大限度的扶持和幫助。另一方麵,村鎮銀行作為獨立法人要長期深入農戶和企業,積極開展市場調查和自我營銷,悉心培植優質客戶,對市場前景廣闊的金融資源進行深挖細作,堅持走創新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依托銀政合作、銀企合作、銀農合作、銀銀合作等平台,強強聯合、充分借力,穩步提升村鎮銀行的社會知名度和企業文化形象。

(二)結合實際,適量增加信貸額度

一是結合新開業商業銀行急需拓展業務、擴張信貸規模的實際情況,建議昆明中支適量增加村鎮銀行2013年度新增貸款控製額度,以量換增、以量求進,扶持村鎮銀行及早擺脫“有錢不能貸,不貸即虧損”的尷尬局麵,及時破解製約其信貸業務拓展的額度問題,確保村鎮銀行年內信貸適度擴張,業務穩步拓展,最終實現扭虧轉盈。二是村鎮銀行必須堅守信貸風險防控底線,強調“風險防控優先”的信貸管理理念,有效分散信貸風險,做實做細信貸“三查”,突出風險的可控性,力保不良貸款嚴格控製在監管部門的指標底線內。

(三)因地製宜,適當降低征信係統接入門檻

考慮到村鎮銀行開業初期規模小、底子薄、資金緊,而個人征信查詢業務量日漸增加的客觀現狀,作為地方小型支農類法人金融機構確實難以承擔接入人民銀行征信係統所需的過多設備和技術投入,建議上級人民銀行為村鎮銀行這一類小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設計一個相對簡化、安全,且接入成本較低的征信端口。

(四)抓緊金融電子產品開發,加快現代支付係統建設步伐

銀行卡、網銀、電子彙兌等金融支付產品的推廣及使用對於現代金融服務業而言已是勢在必行,作為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的上海浦發行應加快村鎮銀行的銀行卡開發步伐。建議其采取由上海浦發行昆明分行代理的方式申報接入人民銀行現代支付係統、同城票據交換係統,及早實現結算支付電子化。建議上級人民銀行對新開辦票據業務的地方小型支農法人金融機構,適當簡化票據業務開辦審批手續和流程,促使其不斷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切實滿足客戶對現代支付產品的需求。

(五)建立互信共贏機製,逐一落實地方政府優惠政策

地方政府應注重對村鎮銀行的宣傳和推薦,村鎮銀行需做好自我營銷和提升。地方政府與銀行間要建立長期的互信共贏機製,搭建高效的銀政合作平台,共同把富民浦發村鎮銀行打造為地方財政的主辦銀行。建議重點從財政資金的存入、優質客戶的推薦,稅收“免二減三”的落實等方麵著手,劃定時間表,逐項兌現銀政合作協議。建議:參照農信社現行優惠政策,首先落實給予村鎮銀行享受在富民縣轄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同等的優惠措施和獎勵政策。即:營業稅稅率由現行的5%調減至3%;企業所得稅由現行的25%調減至15%;及時劃轉50萬元的一次性開辦建設經費獎勵。

課題組組長:李雙明

成 員:蔡雲飛(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