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賣地!”葉青山看著愁眉苦臉的父母,說出了這個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葉康:“虎子,咱們莊稼人沒地,還叫什麼莊稼人?再說這地的確可以賣些錢,隻是扣除了三十兩,餘下的錢能支持住一家人坐吃山空幾天呢?”
葉康老實,隻知道欠債還錢,卻不知道錢生錢的道理。
葉青山就和父母耐心解釋,這三十兩銀子可是立了字據,一年後才還,這一年裏可以做很多事情,等拿了賣地的錢……
這讀了書就是不一樣,自己家這熊孩子小腦袋裏怎麼這麼多想法?第二天,找了鎮上專門買賣田地的經紀,這些二道販子雖然會賺個中間幾兩銀子的差價,但是勝在辦事效率高。
這經紀生意上門,上午就去考察了一下,下午就定下價格。因為弘治皇帝施行輕徭薄賦,重視農業,這田地很容易出手,一畝的價格能賣近十兩,葉青山家的幾畝地扣除中介費賣了差不多五十兩銀子。機智的經紀看出一家人還沒居所,又介紹了鎮南邊的一個空閑的小院,物美價廉,隻要二十兩白銀,加上五兩銀子,家具也一並拿走。
一家人去看了房子也很滿意,錢貨兩清,拿了房契。
新家不大,勝在溫馨,白牆青瓦,百花鎮小河從門前流過。一家人合力把房子清掃幹淨,連小秋兒都幫忙提水,再給床換上幹淨的床單……
雖然葉青山平日裏還要住在鹿山上,葉母還是執意給葉青山留了一間房子。
置辦好房子,再買些柴米油鹽,剩下還有差不多二十兩銀子,就是家裏的做生意的啟動資金了。
“爹,你做木工的手藝好,那就在這院子裏做些家具。”
葉康點點頭:“這沒地種,我也隻有做木工活拿手些了,我看了,這屋後就有片樹林,取材料也很方便。”
“那我做些什麼好呢?”潑辣的葉母此刻也躍躍欲試,既然是新的開始,自己也不想隻做個家庭主婦,應該為這個家出分力氣。
“娘,你的任務最重,民以食為天,咱們就賣吃的。”
“好啊,隻是做些什麼好呢?”婦人對烹調總是拿手的。
作為吃貨的葉青山隨便發明幾樣這個時代沒有的小吃還不簡單?
而且等到明年,葉青山手中還有大殺器
————辣椒!
隻要有希望,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
半月村。
葉富和東家請了半個月的假,就等著葉康回來求自己,卻等來了葉康一家賣地的消息,正在家生著悶氣。
賭氣回娘家的大伯母回來了,大伯正有氣沒處撒,揮起拳頭的一刹那。忽然覺得女人不易,放下拳頭給了大伯母一個甜美的笑臉與擁抱。
大舅哥放下了舉起的菜刀,小舅子收回了鐵鍁。老丈人將鋤頭遞給了放下板磚的丈母娘,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了頓飯……
(PS:一個月,隻寫了將近10萬字,慚愧。一個月迎來了1000個收藏本書的書友,一個月有了第一個盟主。萬分感謝所有人的支持,寫書太寂寞了,感謝一路有你。老虎拜謝大家,恩,叫我老虎,不要叫九月,不然我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