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的,你給虎兒的粥撈的厚點,這孩子病剛好些。”葉青山這個爺爺對這個孫子還是挺關心的。
“哎,知道了爹。”孫氏聽到父親關心自己兒子,滿心歡喜。要知道這個家現在最寶貝的可是大嫂的兒子。
“飛兒,你快和爺爺奶奶說說,今天去鎮上學堂都學了些什麼?”劉氏故意提了提嗓門,生怕別人聽不到似地。
葉誌飛一副乖乖仔的樣子,坐直身子:“回爺爺奶奶,孫兒今日學了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乖孫,夠了夠了,你這般努力,來日一定有大出息呢,你用腦子多,可要多吃點。”奶奶李氏眉開眼笑的選了一張大大的餅放到葉誌飛碗裏。
葉誌飛可是葉家三代進學堂的第一人,寄托的可是老爺子振興葉家的希望,一家人生活雖然拮據,仍然在葉誌飛九歲這年把他送到了鎮上的學堂。大伯母也為自己兒子自豪,自己這寶貝疙瘩將來可是要當秀才老爺,進士老爺的,將來還要中狀元呢。
半月村去鎮上步行也要半個多時辰,每日早出晚歸,葉誌飛這個大伯母的寶貝蛋兒哪吃的了這個苦。可是禁不住老娘狠下心來幾頓打,也隻好每日硬著頭皮去學堂,至於他肚裏學了多少墨水,可就沒人知道了。
直到葉老爺舉起了筷子,餘下的人才也開始吃起來。
這個封建的社會,哪怕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也很有等級觀念。家主不動筷子,其他人是不敢先動的。
葉青山也感覺到了,自己一家在這個家庭的地位很低,雖然父親吃苦耐勞,下水捕魚,下地種田,在這個家做事最多。可是奶奶會叫用腦子多的堂兄吃多點,,卻不叫自己出力氣多的父親吃多點。
更讓作為一個吃貨的葉青山受不了的是每天的吃食了,雖然已經吃了幾天,還是受不了一日兩餐都是粥,每餐一張麵餅都薄的能透過光了。雖然家中的鹹菜醃製的清脆爽口也不能整日吃啊。最可怕的是,竟然沒有肉,沒有肉!!!
葉青山心中幾乎是崩潰的,一邊大口吸溜著碗裏的粥,一邊在心裏大喊:“我要吃紅燒肉啊。”
五歲的小秋兒還以為哥哥是餓壞了,肉呼呼的小手遞過手中的半張餅給葉青山:“哥哥,你吃了吧,吃飽了有力氣。”
葉青山知道妹妹心疼自己,摸摸妹妹的小腦袋,搖搖頭:“哥哥吃飽了,你自己吃吧。”說完,還故意打個飽嗝,嗯,酸菜味的……這個家每個人每天吃的可都是定量的,自己可不忍心小妹妹餓肚子,他卻忘記自己也是一個小屁孩呢。
小姑把自己手中的半張餅放到葉青山碗中,也不說話,低著頭繼續小口小口的喝著碗中的稀粥。
葉青山心中感激,也不多說,吃著小姑給的餅,心中卻是另有打算。
自己已經七歲了,蒙學的年紀早就到了,自己何不提出來?
要知道這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
要想把自己二十一世紀的所學展露出來。就必須去學堂,不然你讓一個七歲的熊孩子突然可以斷文識字,非被當成異類不可,活命才是奮鬥下去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