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戰爭機器(1 / 2)

托尼.斯塔克死死的瞪著散發著藍色輝光的方舟反應爐。反應爐釋放的能量十分的穩定,每秒上百億焦耳的能量輸出。這個發電量已經超過了普通的核能發電站,是非常恐怖的。兩至三個,就能保證全紐約的供電。

用來驅動鋼鐵戰衣更是綽綽有餘。

“很不錯,呃,應該說十分的完美,隻是轉速有些低,但無傷大雅。”托尼.斯塔克托著自己的下巴:“你是怎麼弄出來的?這東西可不像亞馬遜上買的樂高玩具,對著說明書就能夠拚出來。”

李牧回道

“就在斯塔克工業的官網上,你們公布了一部分方舟反應爐的設計原理與結構圖。

托尼.斯塔克楞了一下。

“可那是大型方舟反應爐的。”

李牧回道:

“已經足夠了,不是麼?”

斯塔克拍了拍自己腦袋。

“該死的,對於我們這種天才來說,僅僅那些的確是足夠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讓人工智能賈維斯將所有關於方舟反應爐的資料從官網上撤了下來。對於李牧的說辭,他沒有絲毫的懷疑,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天才。知識對於他來說就像女人,隻要手指一勾,就會自動跳進懷裏。

在阿富汗的山洞裏,托尼.斯塔克隻用了短短幾個小時,就完成了方舟反應爐的小型化設計,並在簡陋的環境之中製造出了第一個小型方舟反應爐。

普通人一輩子的研究,還比不上他的靈光一閃。

“既然如此,我就為你開放斯塔克工業中心資料庫的權限,除了一部分與軍方合作的絕密資料與核心機密,其他的你都有權進行訪問。”

斯塔克工業自二戰起便與軍方密切合作。雖然之後托尼.斯塔克改變了公司的戰略方向,轉而研究可控核聚變,但依舊與軍方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資料庫內部甚至還有部分關於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以及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的資料。

為李牧開放斯塔克工業中心資料庫是有風險的,但托尼.斯塔克依舊遵守了約定。一是他相信李牧的人品,二是作為絕密的資料庫,隻有在他的家中與斯塔克工業總部才能進入資料庫。

開放的資料庫為李牧省了許多事。比如說最重要的電傳操縱係統。鋼鐵戰衣無法被設計成靜穩定性。也就是說,在失去動力後,鋼鐵戰衣理論上是不可控的。沒有電傳操縱係統與機載計算機的輔助,光靠駕駛者的手動操控,鋼鐵戰衣是無法平穩飛行的。

大氣中的氣流瞬息萬變,需要操縱麵不停的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能力。這需要計算機來提供幫助。

不像戰鬥機,鋼鐵戰衣的氣動外型非常的複雜,沒有足夠多的技術積累,即使想要設計電傳操縱係統,也無從著手。

就算李牧得到了伊萬.凡科所有的知識,也無法憑空設計出一套完善的電傳操控係統。

他原本隻準備給鋼鐵戰衣設計短程滑行的功能,但資料庫中大量詳實的資料讓鋼鐵戰衣的自由飛翔變為可能。

電影中,伊萬.凡科借助漢默工業的技術積累射擊出了能夠飛行的鋼鐵戰衣,但因為技術積累的差距,在飛行性能上遠不如斯塔克的mark係列,也沒有衝擊光束等mark係列獨有的武器設備。在性能上差距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