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結識(2 / 2)

隻到他高興夠了,跳夠了才停下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誌遠,顯得有些局促了,他也覺得有些失態了。

“我叫蕭暮雨,來自雲夢山五界派,奉師命下山曆練,順便兒除魔衛道,尤其擅長捉鬼抓妖。”蕭暮雨朗聲說道,“你呢?不介紹一下?”

“我叫誌遠,無門無派,小時候體弱多病,於是自小就跟著師父在山中修行,這次回家探親才出山來。”看著他如此真誠,誌遠也起了結交之心,把自己的一些基本情況原原本本的告訴了他。

說完就盯著蕭暮雨,可是蕭暮雨接下來的一句話差一點兒沒把他給嗆死。“我說誌遠啊!你人長得一表人才的,身體修俊,體格勻稱,溫文爾雅,想個秀才;修為又如此高深,放在任意一個門派之內,也是當代弟子中的翹楚。如此一個風流倜儻之人怎麼就起了這樣一個歪瓜裂棗般的名字呢?”蕭暮雨還一本正經地問到。

這一下可把誌遠給羞了個臉紅,他隻有支支吾吾的把前因後果告訴了他。原來誌遠是一味中藥的名字,由於誌遠小時候體弱多病,身體孱弱,大夫們都說他是五髒不寧,氣血衰微導致的精、神、氣虧損,從而才會出現如此之症,這症狀也是先天所致,並無良藥可醫治。而誌遠這味藥材正是治療一般氣血不通,養精補血,滋經養脈的良藥,所以水老爺給他起名叫誌遠,意在願其身體健康。這一下介紹完了,蕭暮雨才恍然大悟,看著現在的誌遠,哪還有一點弱不禁風的樣子?他有一陣唏噓,不得不佩服誌遠的師父醫道水平。

誌遠見他天南海北的談著,不盡不覺得枯燥,還聽得津津有味,正好長長見識,就一直豎著耳朵聽著,時不時的還接上兩句,問兩個小問題,漸漸地兩人就熟絡了。

在兩人的交談過程中,蕭暮雨又發現誌遠對修真界的情況知之甚少,甚至都不如一些低級弟子了,又不得不狠狠的鄙視了他一番,為他講解起了修真界的情況。

修真界基本都知道大體格局可分為七派六教,一原一域。這其中誌記載了大門大派,至於小門派、散修隱修和海外修士都沒有包含。七派六教分別是正教魔道的壓場勢力,泰山北鬥,統領整個人類修士。

正道七派以玄心派為首,宗門位於少玄山之上,建派三千年有餘,爾後依次是青丘山天相宗,中皇山太聖門,天息崖洞霄宮,丹華山玉鼎派和四峰山玲瓏閣,最後一派就是蕭暮雨所在宗門雲夢山五界派。其中天相宗為佛門弟子所建,可以說整個佛宗傳承都依靠此派,天下佛修都為他馬首是瞻,勢力之大不容小覷。其他都為道門法壇,但別看同屬道門,其實也是各自擁有各自不同點和傳承。

太聖門乃是儒門修士所集結而成,儒道合一,以靈氣滋養浩然正氣而聞名,乃是兩千多年前儒家學說的信奉者;洞霄宮本是兵家的傳承,後轉修道家養氣,因所修功法由兵法中的體悟而來,故此門派以陣法聞名,尤其是攻擊陣法;玉鼎派則出自於醫家一脈,故爭鬥不是其強項,但是由於門中以煉丹、煉器為主修,其整體實力也不會較其他門派相去甚遠;雲夢山五界派則是陰陽家的道統,門中弟子尤其擅長抓鬼除妖,保的一方平安,所以也最受人敬仰。最後一派玲瓏閣則是修真界女弟子的搖籃,許多有名的仙子都出於玲瓏閣,但也並不是就玲瓏閣有女弟子,其他的門派除了天相宗同樣也是招收女修士的,隻要資質好。

魔門六教並無一個統一的概念,由於魔教以實力為尊,弱肉強食,互相多有爭鬥,隻要沒有影響到魔門根基,一般沒有人管,所以魔門六教多次更替,但至今一次更替也將超過千年了,所以基本歸於了穩定,現今六教為幽央教,竹山鬼教,黑水門,魔聖宗和合鏡宮。至於具體狀況,一般不為外人所知,除了響當當的魔頭和發生的大事,平常修士無法弄清楚其他的。

最後一原乃是北方極北之地,是冰的世界,號稱冰魄莽原,而一域則指位於西南的蠻荒之中妖族天下,被修真界稱為妖域。這兩處地方地方凶險異常,所以也最為神秘。

誌遠津津有味的聽完蕭暮雨的介紹,感覺到了一陣驚歎,原來修真界還有如此多的事情一直不為所知,於是也生出了好奇之心,打算在外走一造,自然與自然與蕭暮雨兩人結伴同行,一起曆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