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這種“鐵血之意”後,大漢這一招所發出的刀芒變作了一輪“血日”。一顆血紅色的太陽升到半空,從中迸射出無數血色射線。射線鋒銳異常,輕易便穿透了敵人的防禦,在敵人身上留下密密麻麻的血洞。
在觀察一陣之後,唐義又發現了第三種“意”。這種“意”是一種亮色,就仿佛是鋼刀般的金屬亮色。組成這種“意”的顆粒,每一顆都是一把雪亮的大刀,其形狀與大漢手裏的大刀一模一樣,但顏色卻是銀白色。在這條“意”的洪流中,每一把刀的姿態各異,仿佛在演繹著不同的招數,相同之處是刀上的驚天殺意皆逼人眉睫,令人窒息。
在刀與刀之間則是無盡的雪白骸骨,其中幾乎沒有完整的骨頭,大多數都七零八碎,仿佛是被刀斬斷,骸骨的斷麵大多光滑如鏡。這些骸骨形狀各異,顯然其中包含了許多種生物的骨頭,而且大多體積巨大,可以想見其生前的雄偉。
冰冷的大刀,骸骨的洪流,組成了驚天的“殺戮之意”。大漢融入了“殺戮之意”的一招,其大刀之上的刀芒如通天之柱一般之上九天,緊接著從天空之上降下十九重之字形雪亮刀芒,仿佛雷劫一般降臨大地,打得敵人鬼哭狼嚎。
唐義觀察了足足一刻鍾的時間,發現使刀大漢的“意”一共有三種,分別是“怒忿之意”、“鐵血之意”和“殺戮之意”。大漢的九式刀招,每三種需要用到這三種“意”中的一種。唐義之前之所以模仿大漢的招式卻發揮不出任何威力,就是因為他沒有掌握這三種“意”。
發現了這三種“意”之後,唐義試著領悟。他擎刀在手,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那顆晶瑩剔透的球體之中,模仿大漢的一舉一動,連臉上的神情和眼角眉梢的一絲跳動都不放過,手中的鋼刀更是刻意模仿著對方的招式。
一刻鍾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唐義腦海中的晶瑩球體又一次碎裂。但唐義並沒有停止對大漢的模仿,他依然緊盯住大漢不放,手腳不停,比劃著大漢的招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義手上的招式與大漢越來越合拍,其心意竟似與大漢有了一絲共鳴,仿佛能猜透大漢下一步的舉動。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三個時辰。唐義沉浸在對大漢的模仿之中,不能自拔。在大漢的九式刀招之中,唐義竟然已有五式能勉強發出與大漢類似的刃芒,隻不過刃芒的大小和威力與大漢還差著十萬八千裏。
這五式招法中,有兩式需要用“怒忿之意”來支撐,另兩式需要用到“鐵血之意”,還有一式需要用到“殺戮之意”。
唐義一鼓作氣,準備將九式刀法全部掌握。不過戰鬥影像不覺間已推移到上次結束時的場景。唐義由於太過沉迷,已經忘了上次使刀大漢被天使偷襲這回事。正當唐義模仿大漢使出九招中的一招,形成漫天青色火雨的刀芒時,戰鬥影像中的大漢忽被天使的巨劍刺中。唐義本在模仿大漢,這一下仿佛自己被刺中一般,不由得“啊”地大叫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