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孟傑選擇了兩個項目,一個是養老院的建設,一個是家庭困難學生的補助。
養老院歸屬民政部門負責,這也是個光花錢的部門,每年財政撥付的費用相對於需求可謂是杯水車薪,這家養老院的房子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起來的老式紅磚樓房,已經很破舊了,養老院多次提交報告,申請將樓房重新修建,曾經有一次申請被批準了,甚至預算已經做出來了,設計圖紙都已經做好了,最後卻由於資金問題,最後不了了之,一直拖到了現在,也沒有建起新樓房。
孟傑看了一下整個工程的預算,整個養老院的建築麵積是24oo平方米,工程預算是18o萬,孟傑找來市建築公司的黃經理後,知道現在若是真正建下來的話,大概需要2oo萬,這是因為物價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原因,這還是剔除了原先工程中的一些水分的結果,否則的話,造價還會需要的更多,畢竟這份預算是兩年前製定的。市建築公司的黃經理和孟傑已經很熟悉了,畢竟原來的電池廠就是黃經理的建築公司參與建造的,現在新廠的建設也有這家公司的參與,黃經理當然不會多報或者少報預算了。黃經理計算的這個價格是“實在價“,也就是保證了合理的利潤而已。
至於學生的助學金,每年的費用倒是並不多,現在每年隻需要4o萬,這是電池廠準備支助1oo名學生的費用,這些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各個年級的都有,這些人電池廠每年支助3ooo元,這是學校減免了一些學雜費後的結果,否則的話一個學生4ooo塊錢是不夠的。另外2oo個人也隻是需要資助的學生中的一部分而已,另外一部分當然需要由政府部門解決了,這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政府的義務。雖然4o萬看起來並不多,但是這是一筆長期的資助活動,需要一直持續到學生大學畢業為止。至於資助的具體事情,孟傑交給方靜,方靜自然會安排相應的人員來負責這件事情,不會出現什麼漏洞。方靜安排每個月向這些人個人的賬戶中彙款,這樣可以保證資金直接到達受資助人的手裏。現在電池廠的人都知道了方靜精明能幹,倒是不敢有人懈怠方靜安排的事情,甚至比孟傑安排的事情都要積極主動,一方麵是美女做事有優勢,另一方麵是因為大家知道孟傑平時不大管事情,而且好說話,而方靜就勤勉了很多,天天工作的時間都很長,而且不是那麼好說話的。現在已經有很多人背後裏稱呼方靜為老板娘了,甚至有時候孟傑也這麼稱呼方靜,這讓方靜又羞又高興。難免會給孟傑點顏色看看,隻不過孟傑毫不在乎,這讓方靜無可奈何,隻好隨孟傑叫了,反正這也是方靜的期望。
方靜雖然管了不少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方靜是從來不插手的,比如說生產上的事情,比如說和開區這邊打交道的事情。一方麵是因為方靜不大熟悉這些事情,畢竟方靜到電池廠的時間還不算長,對於一些事情了解的還不多,另一方麵是因為這些事情以往都是高新天負責的,方靜並不想去搶高新天的地盤,這也算是劃分職權範圍的意思,那就是有些事情是高新天負責的,有些事情是方靜負責的,這也算是一種製衡。
高新天對於方靜的到來,也是懷著複雜的心情的。高新天當然知道方靜和孟傑的關係親密,知道方靜是代表孟傑的,對於方靜分走了一些工作,高新天也是有著樂享其成的心裏,畢竟現在方靜做的事情,更像是孟傑的大管家,主要處理一些孟傑交代的事情,自己的主要權利並沒有受到削弱,而工作卻減輕了不少。另一方麵,這樣持續下去,高新天有些擔心地位不保,畢竟現在方靜隻是剛來而已,所以管的事情少很正常,但是時間長了呢?方靜會不會不滿足於目前的現狀而要求更多的權利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拉幫結派,電池廠自然也不能免俗,隻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孟傑也就不想多管了,畢竟這樣的事情是不能杜絕的,這是人的習性,甚至是一種本能。孟傑想要維護的是,製度,隻要有了合理的製度,隻要嚴格執行這種製度,就可以將其他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所以孟傑雖然現了一些苗頭,但是也沒有多管,孟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新廠的建設上麵,因為新廠的建設,才是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