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拉.薩~
回到了布達.拉~
回到拉.薩~
回到了布達.拉宮~
在雅魯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顛把我的魂喚醒~
……
由於嗓子沒在最好的狀態,林在山這首歌並沒有用他往常的那種很厚重的唱法來唱,他將自己的發聲部位給提高了,氣一直在往頭上頂,聲音中的顆粒感他刻意的柔化了很多,沒有使用任何摩擦聲帶的技巧,這讓頂出來的聲音非常的高亢恣意,就好像一片自由的雲在往雪域高原上爬。
他的這種唱法不像往常那樣擦出了巨大的聲壓,給人耳朵的壓迫感很強。他這種將發聲部提高的唱法,就像一根繩子一樣,不給人任何壓力,但卻牽住了人的耳朵,拉著觀眾一起跟他往高原上飄。
四個導師和董茗珠聽到林在山的唱腔,終於舒服了。剛剛聽韓彩雲唱的,對他們這些專業的耳朵簡直就是種折磨,那就好像開錯了車道快出車禍似的。林在山終於把這輛車給拉回來了,沿著盤山道,又繼續向神秘的高原行進了。
林在山將調子起的很準,這也讓韓彩雲慌亂的心神重新有了個主心骨,接著林在山的“魂喚醒”,她又吼了一嗓子藏調,這嗓子她終於唱在調上了,也終於唱出了藏歌的原味,就好像歡迎林在山這位山外的客人來高原做客一樣,特別的悠揚淳樸。和林在山的聲音交融對比,讓人聽著好有感覺。
李宗恒他們這時才敢確定,之前肯定是韓彩雲唱錯了,那不是林在山的設計。要是那麼設計,這首歌就太怪了。現在回歸了正常,這首歌的味道一下子就被這個女聲給發酵出來了,太有藏州的感覺了!
林在山受到韓彩雲的感染,心境變得愈發的沉靜了,他繼續用氣腔提升的方法繼續往下唱,往上攀——
……
爬過了唐古拉山~遇見了雪蓮花~
牽著我的手兒~我們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擔心太多的問題~
她會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
韓彩雲被林在山用歌聲牽引著,也越來越有狀態了,她用純淨的歌聲,為歌曲的高潮做了洗滌人心靈的橋段鋪墊。
林在山開篇的兩個樂段,都是在很高的音域完成的,聲音一直在往上頂,這讓觀眾都釣著一口氣,很盼望能趕緊衝頂。
但這時,突然一陣密集的鼓點切了進來,就好像將俗世的煩擾都打碎了一樣。隨著這陣勁鼓,林在山用最自由最不羈的呐喊,宣泄出了歌曲的高潮——
……
雪山~!青草~!
美麗的喇嘛廟~!
沒完沒了的姑娘~她沒完沒了的笑~!
……
雪山~!青草~!
美麗的喇嘛廟~!
沒完沒了的唱~我們沒完沒了的跳~!
……
這一段搖滾勁唱,給現場觀眾聽得好過癮!
但馬上,林在山就又把聲區給拉高了,就好像發泄和擺脫之後,他終於找到了心靈的家園,看到了雪域之上的那朵最聖潔的雪蓮花——
……
拉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薩~
感覺是我的家~
拉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咿呀薩~
我美麗的雪蓮花~
……
這樣一個心路的轉折,現場觀眾體會的可能不會很深刻,他們隻是覺得這首歌很過癮很好聽,但李宗恒他們這些專業的音樂人可要為林在山的曲式設計拍案叫絕了。
一般的流行音樂作品,都是低中音區起,就像衝浪一樣,高潮要放到最高亢的高音區,最後收尾回到低中音區,或者是雋永的高音區。
但林在山這首歌的旋律線走向,和一般作品完全是反著的,他是用高音做印子,高潮的音域反倒降下來了,是最勁爆的宣泄。之後又拉高,回到了高音區。
這樣一個反弧的旋律線設計,本應是很違和的,但和藏調結合在一起後,卻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和諧、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