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勇敢是女孩最難得的氣質(1)(2 / 3)

事實上,所有的女孩,都會害怕怪異的聲音。男孩也有類似的問題,隻是他們天性中有更多對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險和攻擊性,而社會對於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於他們擺脫懦弱的心境。這是不是說,我們對女孩的教育會使她們更容易失去自信、變得懦弱退縮呢?其實不然,女孩的自信是可以“誇”出來的。

在朋友的眼中,洋洋是一個特別有勇氣、特別有自信的女孩。每當有人問起“你為什麼這麼優秀”時,洋洋都要講起小時候的故事——從小到大,父母都常常誇獎她,父母覺得自己的女兒是個很優秀的女孩。洋洋嫌自己個子高,父母說正好可以做模特;洋洋學習畫畫,卻畫得亂七八糟,父母滿不在乎地笑笑說:“可你的歌唱得特別棒啊,每個人都有長處。”父母經常鼓勵洋洋相信自己。洋洋想當記者,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以後準備去央視,還是鳳凰衛視?”現在,洋洋已經在一家知名的媒體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始終是個特別自信、特別陽光、性格開朗、有人緣的女孩。

2.培養女孩無所畏懼的品質

相信每個爸爸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聰敏、勇敢。但是,有的爸爸卻失望地發現,自己的女孩表麵上看來似乎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內心裏卻是那樣膽小如鼠。晚上,不敢獨自睡覺;白天見了小蟲也會嗷嗷直叫。

女孩膽小,除部分原因與遺傳因素有關外,主要跟後天的環境因素有關。其中,以家庭環境尤為重要。有些女孩膽小,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進行正確的教育,比如女孩學習走路摔倒了,媽媽本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繼續再走,不必大驚小怪。可現實生活中就有不少的媽媽,一見自己的孩子摔倒了,就會驚慌地說:“哎呀!我的寶貝摔痛了。”結果,孩子被媽媽的驚叫嚇住了,不敢再學步了,至少也放慢了學步的速度。媽媽的這種行動和態度,無形中助長了女孩膽小的性格弱點。

幼小的女孩不知危險,不懂害怕,總想這也摸摸,那也看看。原來,這是她接觸外界,認識事物,實現自主性的表現,是她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點。許多家長不認識這一特點,常常會從安全的角度去嚇唬孩子:“不許動!別摸!它會咬你的。”這樣就壓抑了女孩的自主性發展,時間長了,女孩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小了。

女孩膽小也可能是由於家長不恰當的批評和指責引起的,比如孩子主動擦桌子,由於個子矮小,可能擦不幹淨,如果家長任意指責,也會造成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日久之後變得膽小。另外,孩子做錯了事,尤其是第一次做錯事時,爸爸不是先給女孩講道理,而是先狠揍一頓,這樣,也會使女孩膽小。因為孩子很可能以後不論幹什麼,都怕做錯事而挨打,時間長了也會使女孩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還有一種情況是,對於女孩的一些生理上的毛病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家長不是從愛護的角度去關心、幫助孩子,而是采取責備和取笑的方法,這也會挫傷其自尊心,使她形成膽小的性格。

改變女孩的膽小性格,爸爸應從不同原因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相應措施。

第一,糾正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如果女兒不聽話,爸爸不能心急,也不能打罵指責,更不能用鬼怪來嚇唬她。爸爸要耐心引導,正麵教育。對膽小的女兒不能用強製或訓斥的方法,切記,千萬不要把一個怕水的女孩強行推下水去,這樣做,絕大多數情況效果不好。如果發現女孩盡管怕水,但還是站在離水很近的地方,那麼,爸爸應該耐心等待,給她時間,最後,她一定會下定決心,自己走進水裏去的。有的女孩不敢獨自進空房,爸爸不要強行逼迫她進去,最好先陪她一起進去,讓她到房裏看看確實沒有什麼可怕的,以消除她的疑慮。下一次,爸爸可以送他到房門口,並且站在門口不走,讓她進房子裏去取東西。當她進房裏後,回頭看看爸爸在門口不走,她便會較放心地進去取東西。這時爸爸應表揚並鼓勵女兒,慢慢女孩的膽量就會大起來。有的女孩怕狗、怕貓,一看到它們就心驚肉跳,惟恐躲避不及。爸爸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讓其他不怕貓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讓她看看。然後,再鼓勵女兒自己也去摸一摸,使她親身感到並不可怕。最後,女孩就會高高興興地把它抱起來,逐漸地就不怕貓狗了。這個方法叫做係統脫敏療法,是一種治療膽小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二,對膽小的孩子要耐心引導,爸爸要鼓勵她多參加集體活動。

如家中來客,爸爸可以讓女兒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勵女兒自己去商店買東西,問價錢,付款等。

爸爸要鼓勵女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臉,自己整理玩具。爸爸和媽媽要作方法上的指導。女孩認真做事後要表揚,做得不太好,除了要告訴她怎麼做以外,還應鼓勵她,以增強其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第三,爸爸應利用講故事等方式鍛煉女孩的膽量和毅力。

讓女孩學習書中、故事中、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的精神。這些都是幫助女孩擺脫膽怯非常重要的方法。比如,老一輩革命家賀龍,對培養女孩的勇敢精神就很有一套辦法,這值得現代爸爸們效仿。一天,賀龍正在看書,見女兒黎明頭發濕淋淋地進了屋,便問:“幹什麼去啦?”女兒回答:“遊泳去啦。”賀龍問:“學會了沒有?”女兒回答:“還沒有。”賀龍問:“喝水了嗎?”女兒回答:“沒有,我怕。”賀龍放下手中的書,說:“這可不行,想學遊泳怕喝水還行?你要記住,不論做什麼事,一定要下定決心,舍得付出代價。學遊泳嘛,喝幾口水就是付代價,膽小怕事的人,是永遠不會有出息的。”從此,每當黎明學遊泳時,賀龍就拿個小凳子坐在遊泳池邊監督。賀龍鼓勵孩子往深水裏跳,有時幹脆往深水裏推。很快,黎明學會了遊泳。黎明16歲那年,學校開展軍事體育訓練,她報名參加了少年宮摩托車訓練班。媽媽知道後,擔心女孩子騎摩托車太危險,不想讓女兒參加。賀龍對妻子說:“人家都說摩托車運動是勇敢者的運動,讓我們的女兒去鍛煉,做個勇敢者,不是比關在家裏好得多麼?”媽媽答應了。女兒黎明終於成為了摩托車訓練班出色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