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當不幸降臨的時候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4)(1 / 3)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小卡爾就得在失去母親的情況下對付著活下去。他的父親是一條鐵路上的石印工人,把他寄養在祖母家裏。在布雷列斯勞城的多文齊恩街的一間大房間裏,調皮的孩子和他祖母玩著,他學會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從祖母的寵愛中撈取好處。她給他講波蘭本鄉的民間故事,也講《聖經》裏的關於古代希伯來的黃金和雄偉城市的故事。

“祖母,我們也有奇跡般的城市,不是嗎?”小孩問。

“也許我長大後,也可以幫助建立一個這樣的城市。”

他用積木搭起了一座《舊約》的所羅門王的宮殿。當祖母不在旁邊的時候,他在裏麵點起一支蠟燭去“照亮它”。但火焰點燃了木塊,眼看要燒成大火,祖母才趕來用水澆滅了火。木宮殿裏一片汪洋。

卡爾又難過又害怕。原來,太多的光亮會發生這樣的結果。長大以後,他的心靈就計劃如何弄到光明,照亮宮殿,而又不致把它燒成灰燼。

他進小學的時候,可以說還像個嬰兒。還隻有5歲,他就學拉丁文動詞的文法。7歲學希臘文和一點兒希伯來文。8歲時,他的代數和幾何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念完了十年製學校,正準備以最優等成績的榮譽畢業,他神經緊張地等待畢業大典的到來。

當時的習俗,要求畢業班全體學生,穿好禮服,坐在台上,參加口試。卡爾買不起禮服,就租了一套。但是在隆重禮儀的那天早上,學校布告欄上貼了一張布告:

“卡爾·奧古士特·魯多爾夫·斯坦麥茨,由於成績特別優異,免於參加口試。”

他慢慢地把禮服折疊起來放好,兩頰流下了熱淚。他懂得免他口試的原因,因為他是個殘廢。老師們認為在大庭廣眾麵前讓這個學生上台不體麵。實際上,他們的思想才是殘廢的呢!在那麼多學生中,老師單把他挑出來,這隻能增加他的痛苦和孤獨感。

從此,卡爾·斯坦麥茨一生一世就再也不穿禮服了。

在他進布列斯牢大學後不久,他就表現出驚人的才智。他的教授們對他玩弄數字的魔術般的本領大為驚訝。同學們對於他的“高深莫測的心眼”,倒真的有幾分害怕。

在瑞士蘇黎世,他依靠撰寫天文學的文章,來賺取微薄的收入。他在工業綜合大學讀書,和一個同學住在“市鎮邊上最後一條街最後一幢房子的最高一層的樓上”。這裏出現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跟他同住的一個同學告訴他:“假如你到美國去,你會丟掉你對於政治的重視,而專心致力於數學。在美國,他們迫切需要工程師。”

終於到了美國。這位貌不驚人的年輕殘廢人,一拐一拐地走上紐約的鬧市,身上隻有幾封給幾家電器公司的介紹信以及一套數學符號作為他的惟一的資本,此外就隻有隨身帶來的滿腔希望。他搬進布魯克林一家廉價的住房,並立刻開始找工作。他找了愛迪生電氣公司的總工程師,結果得到的是一個粗魯的回絕:“這些日子來美國的工程師太多了!”

他又訪問了魯道夫·文赫邁爾的製造廠。秘書把他當作一個流浪者,正準備趕走,恰巧這時艾赫邁爾先生本人踱進了辦公室。魯道夫·艾赫邁爾仁慈地望著他說:“過一個星期來看看,也許有一個工作機會。”

真的有一個工作機會——一星期十二美元的繪圖師位置。

不到三年,卡爾·斯坦麥茨就依靠自己的努力脫穎而出了。

1892年1月,在美國電機工程師協會的一次會議上,一個最不知名的會員走向講台,然後用他蹩腳的英文,吃力地向大家宣讀了一篇數學論文。在這篇論文裏,他明確地,一勞永逸地闡述了精確的電流滯後定律。從此再不需要盲目地製造發電機了。卡爾·斯坦麥茨已經馴服了電力,使之為人類服務。

1909年,斯坦麥茨當選為美國電機工程師協會的會長。次年,哈佛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哈佛大學校長埃裏奧特致詞說:“我將此學位頒贈給閣下,作為美國最卓越的、從而也是世界最卓越的電機工程師,閣下獲此榮譽當之無愧。”

爸爸點評

正是因為有了“挺起胸脯過日子”的信念和執著的行動,才使得生下來就是殘廢的斯坦麥茨取得了一般健康人也望塵莫及的輝煌成就。不管我們自身存在什麼樣的缺陷,都應當挺起胸膛,抬起頭來,敢於向各種困難和逆境發起挑戰,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讓致殘的雙腿翱翔藍天

尤金·克裏夫的父母婚後一直不和,從小尤金降生到這個孤島上起,就成了性格暴躁的父親的出氣筒。母親跟人有私,兒子成了她的障礙物。小尤金沒有享受到孩提時代應有的家庭溫暖,更沒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

尤金18歲了,必須自立。他到餐廳洗碟子,幫人打雜。他省吃儉用,買了一輛舊汽車,當上了出租汽車司機。

一天深夜,他驅車經過一處袋鼠經常出沒的地方。由於他未關閉車前燈,路旁的袋鼠見到強烈的燈光,以為是敵人來襲擊,就跳到公路上奮起反抗,與汽車相撞。汽車滾進了山溝,他嚴重受傷,不省人事。

當他在醫院裏蘇醒過來時,雙腿已被截肢!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聽海濱的驚濤拍岸,想自己的茫茫未來,渾身打起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