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把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如來佛祖都求了一個遍,可是曹操還是帶領著大軍前來砸場子了。
曹操一開始接到自己父親死訊的時候,在高堂之上嚎啕大哭,爹啊,孩兒不孝啊,讓你枉死,爹啊,孩兒一定會為您報仇的,爹啊,您安息吧。其實曹操心裏怎麼想的呢,你真是我的親爹,知道我對徐州早就已經垂涎三尺,就給我一個出兵的借口,一個親爹,換一座城池,還是蠻劃算的。
曹洪等人見曹操嚎啕大哭,都想進去勸慰曹操節哀順變,老太爺死了我們一定會報仇的。可是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進去,荀彧也聽到了曹操的嚎啕大哭,在殿外轉了一圈,心意了然。便沒有進去勸慰曹操。
等曹操的的心情自己平靜下來,召集各位堂口老大商量給老太爺報仇的事。夏侯淵說給他一千精兵就可以踏平五鳳山,把張凱千刀萬剮。
而這時候荀彧老先生才發話,主公啊,老太爺之死賴張凱,也不能全怪張凱,要不是陶謙用人不明,老太爺也不會死,所以根源在於徐州的陶謙,我們要為老太爺報仇的話就應該出兵徐州。
荀彧知道有些話曹操隻能對自己說,所以就以曹操悲傷過度為由,先讓眾將下去了。自己則是和曹操商量起了討伐徐州的計劃。
荀彧是個聰明人,他先為曹操傷悲,後為曹操道喜。曹操先是奇怪的看著荀彧說,我剛死了爹,你給我道什麼喜啊!荀彧就知道曹操這個奸雄會這麼說,早就想好了該說什麼,我說主公啊,福中有禍,禍中有福,福禍相依,大事可期。主公現在雖然傭兵二十萬,可是僅僅龜縮於兗州是不行的。徐州是進攻中原的第一站,如果拿不下徐州,主公如何奪取天下。
荀彧你小子還真是懂我的心思啊,我之所以嚎啕大哭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陶謙殺了我的父親,我悲痛至極。這樣我就能出兵攻取徐州了。
主公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徐州是塊硬骨頭,不好啃下來啊,人家陶謙是先帝欽點的刺史,素以仁義治民,如若大軍一到,他們軍民一心,我們攻城不易。再者,袁紹、袁術、公孫瓚甚至是劉表一旦支援徐州,我們就會腹背受敵,所以取徐州不容易啊!
廢話別這麼多,你就告訴我,我曹操到底攻取不攻取徐州吧!
主公陶謙與你有殺父之仇,此仇不報,天理難容。陶謙是個迂腐的人,陶謙這個老兒不配擁有徐州,徐州又是中原重鎮,主公此時不取,更待何時。至於袁紹、袁術公孫瓚等人,主公隻需向他們報喪,然後向天子請命,到時候主公是按照天下最大的老大命令出兵,我看誰還敢和主公叫囂。
說的好啊,就按照你說的辦,明日就帶領五萬能征善戰的小弟,把徐州這個堂口給我搶回來。
長劍出鞘,見血封喉。曹操,出擊吧,可是你想過你的兗州大本營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