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呂布意氣風發,胯下赤兔馬快如閃電的來到了董卓身前,手上的一杆方天畫戟一下就刺穿了董卓的喉嚨。董卓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幹兒子竟然會親手殺了自己。其實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當初的丁原是怎麼死的,董卓用一匹赤兔馬就使得呂布反水投靠了董卓。董卓知道這事就應該時刻提防著呂布。
一代梟雄董卓的一生就這樣完結了。可以說董卓的一生是輝煌的,曆經過幾番波折,最後抓住了曆史大勢賜予他的機會,董卓的崛起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而他的衰敗也是一種必然。真正的君主會控製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該怎麼對待自己身邊的人。試想如果董卓挾天子之後能夠潔身自好,相信他也能在以後的日子裏與群雄逐鹿天下,憑借他的才幹和呂布的英勇,得到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這還不算,董卓的三族和親信全部被滅殺,董卓被殺後,滿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萬歲!長安老百姓高興得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奸賊被誅。據說董卓死後,被暴屍東市,守屍吏把點燃的撚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董卓死後,王允作為鏟除董卓的功臣,自然由他扶持天子,把持朝政。人就不能得誌,一旦得誌,就會變得傲慢,人一旦傲慢起來,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我們之前說過,董卓手下有四院虎將,第一是呂布,現在殺了董卓,第四是華雄,之前不開眼被關羽殺了,第二第三便是李傕和郭汜。董卓死了,他們猶如驚弓之鳥,希望得到朝廷的寬恕,現在的朝政由王允把持著,就是得到王允的寬恕。
王允現在哪還能放過他們這些亂臣賊子,他們乞降,王允偏偏不允許。就這樣王允把李傕和郭汜逼上了絕路,不讓我們投降是吧,老子手裏還有十萬兵馬,不是不讓投降嗎,那我就打回去,看你們誰攔得住。
就這樣,李傕和郭汜假借給董卓報仇的名義很快就帶兵打到了長安城,本來掌控在王允手上的局麵一下子就失控了。陳宮之前就奉勸王允答應他們投降,可是王允沒有采納,這個時候陳宮再次建議帶著天子棄城逃跑,王允仍然沒有同意,王允的意思是堅守待援,呂布一來,危機便可解,可是遠水難救近火,陳宮還沒有將呂布叫來,李郭二人就攻進了長安城。
李郭二人可以不對天子怎麼樣,但是必須殺了王允,王允也必須為自己傲慢的態度付出代價。王允最後跳下了城樓,摔死了,王允這是他咎由自取,根本怨不得別人。陳宮和呂布則是脫出了長安,另謀出路。
此後,天子落到了李郭二人的手中,李郭二人把持了朝政有一段時間,二人便反目了。
至此。董卓的涼州軍把持天下局麵的形勢走到了盡頭,曆史的巨輪也慢慢的開啟了三國時代,董卓的時代過去了,而另一人的時代卻開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