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歲月,終成曆史長河。
長河有支,時間能斷,居中縫隙,謂之新域。
新域世界遼闊,分東西南北中五界,東起沉淪海,綿延數千裏海岸線,萬頃波濤奔流翻卷,多有船隻往來,去往更東海境,常言到:沉淪之外,海境之中,來而無影,去而無蹤;
西至博望山,山高萬仞,常有好事者勇攀峰頂,卻無一人能至巔峰,山脈重疊而雄踞,世人稱“日沉於此,星耀河長,遮天蓋地,唯有博望”;
向南數千裏之距,多為風雨濕地,境內河流交織,山深林老,奇珍異獸多出於此,外人多不得入內,被外人謂之奇南禁地;
新域北界,極寒極熱之地,寒時雪封千裏,普通人初到此,呼吸不暢、舉步維艱,熱時難耐酷暑,土地皸裂,草木多枯死,不論寒熱,均是一派肅殺景色。
新域之中,中擎山脈縱橫數百裏,成交錯狀,相夾平原,稱之為中原界,此地經濟繁榮,樓宇林立,新域百姓多生活於此。
新域世界內,純武者、煉佛者、修神者舉不勝數,更有化妖、從魔者夾雜,傳聞中擎山明府之主明遼便是極近修神境界,功法通天徹地,號為“明神”,是以新域爭鬥不涉及明府勢力,以忌憚和尊敬心意巨多。
由中擎山向外擴散,大小門派林立,不一而論,成散沙狀。
新域729年,東望亭勢力一夜崛起,以沉淪海岸為根,開始頻繁吞並征戰之路。
同年,博望山群雄建立西山閣,以西界之主自居,遠望沉淪海。
新域732年,東望亭一統東界,向東再無敵手。
新域七百年來,從未出現過一統局麵,往昔歲月浮沉,總是散沙一盤,像如今東西中三界分立,加以南北雙尊成局,倒是第一次。
五界看似不相互牽扯,私下卻暗流欲動,甚有洶湧之勢。
新域733年,春意將盡,中擎山天氣微涼,連綿百裏群山,薄霧繚繞,遠看如雲外仙境,縹縹緲緲,不可捉摸。
坐落在中擎山山脈中央盆地,明府所有方圓十裏樓宇,皆是白磚黑瓦,由中心一座高塔向外延伸築建,塔高兩百尺,十三層,磚石古樸青色,多有綠苔附生,塔門上草書三個字——修神塔,字跡龍飛鳳舞,極是傳神。
磚塔四方,有牆相圍,方方正正,向南十丈,有樓立焉,樓高五丈,內飾華麗,外表低斂,樓門高懸“明神樓”三字牌匾,黑字紅底,“神”字一豎筆力遒勁,欲破匾而出,白天看來,端的是霸道十足。
然而,此時的明神樓,陰陰沉沉,籠罩了一層不祥氣息。
門外倒著數十白衣人昏迷不醒,袖口皆繡有金色“明”字,清一色裝束,進門兩個青衣人,衣衫稍亂,各自執劍,劍身沾有鮮血未凝,似是剛經曆了一番打鬥。青衣人不露真容,戴著鬼怪麵具,看著對麵坐在龍骨椅上的人。
一個中年人,白發散落,黑金服飾盡顯富貴雍容,隻是麵容之間,疲態凸顯,此時龍目微睜,慵懶盯著來人。
“新域亂戰數百年,而今五界新分,東望亭、西山閣、奇南禁地南瘋子、北界極地北尊與中擎山明神,分掌五界,互有牽製,如今局勢堪穩,尤以中擎山最為繁榮,世人多稱受明神庇佑,多地已建明神廟供來往百姓供奉膜拜,真是一派祥和景象,在下可是羨慕得緊呐。”聲音極是陰沉,仿佛是捏著鼻喉,故意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