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美好的青春應該是充滿活力的,應該是求知若渴的,更應該是增長見識與明了事理的。
在成長過程中,總有些事很迷茫,總有些事無法釋懷。一位名人說過:“誰早日解開青春的迷惑,誰就有望提早成功。怎樣解開青春的迷惑?學一些有關的哲理,比如關於知識、財富、快樂、成功等方麵的哲理。”
哲理的確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它可以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堅定我們的腳步,使我們不再迷茫……有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一位千萬富翁,希望千萬富翁能教給他些成功的經驗。
年輕人謙卑地問:“怎樣才能成功呢?”
千萬富翁隻是笑了笑,然後遞給他一顆花生說:“你用力捏捏它,看看會怎樣。”
年輕人用力一捏,花生殼碎了,隻留下了花生仁。
千萬富翁見狀說:“你再搓搓它,看看會怎樣。”
年輕人用力搓了搓,花生仁上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隻留下白白的果實。
千萬富翁接著說:“你再用手捏它,看看會怎樣。”
年輕人用力捏著,可是任憑他怎麼捏,也沒法把它毀壞。
千萬富翁接著說:“再用手搓搓它,看看會怎樣。”
可想而知,年輕人什麼也搓不下來。
千萬富翁拍了拍年輕人地肩膀,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要想成功,就要像這顆花生一樣,一定要有一顆堅強的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哲理是:雖然屢屢遭受挫折和困難,但隻要擁有一顆堅強的百折不撓的心,就能成功,這就是成功的秘密。
有兩個人到樹林裏一起遊玩。正當他們興致勃勃地觀賞旁邊的景色時,突然發現一隻大黑熊向他們跑來。
兩個人一時驚惶失措,但其中一個馬上冷靜下來,迅速地換上跑鞋。另一個人看著他忙碌,不解地問:“你換鞋有什麼用呢?難道你還能跑得過狗熊嗎?”
換跑鞋的人說:“我不是要跑過熊,我隻要跑過你就行了。”話音未落,他已經躥了出去。
結局可想而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哲理是: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知道誰是你真正的競爭對手非常關鍵。
多年以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裏,有一位叫阿基勃特的小職員。他出差住旅館時,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隻要簽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卻很少有人叫。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為公司做宣傳,我要見一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哲理是:執著地從小事做起,就是在為未來鋪設平坦的道路。
無論是現在的學習,還是以後的工作,都離不開做人做事。《每天給孩子一個成長哲理》讓你在享受讀故事的樂趣的同時,可以學到關於做人做事的道理,為你的人生指點迷津,是打開你心靈之鎖的一把鑰匙。
讀故事,學哲理,每天都有收獲,每天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