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經濟研究
作者:郝德鴻
【摘要】中小企業發展所麵臨的一個普遍的、關鍵的製約因素就是融資困難,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的問題,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強國民經濟和國家綜合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可持續發展
一、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既表現為中小企業資金的貸款難,又表現為金融機構資金的放款難。由於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科技含量低,產品缺乏競爭力,以及存在著企業發展初期所固有的係列矛盾等,容易受到經營環境、市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中小企業的經營變數大,不確定因素多,企業發展緩慢,加之企業財務製度不健全,信用狀況不理想,也造成銀行不敢隨便貸款給中小企業。在另一方麵來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商業化和風險意識的加強也抑製了其對中小企業的貸款。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內部原因。
1.經營管理水平低
目前部分中小企業仍存在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低等問題,在麵臨市場變化和經濟波動時,抵禦風險的能力很差,加之經營的不確定性,使得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很大,倒閉率很高,一定程度抑製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
2.財務製度不健全
許多中小企業由於內部組織機構變化快、財務管理不規範等因素沒有建立起健全的財務製度。一方麵,導致企業的資金在使用上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資金的使用率低,內部漏洞大,當企業出現危機時,資金就會出現資金周轉不靈,嚴重製約企業自身的融資。
3.抵押擔保能力不足
中小企業經濟實力比較弱,機器設備、房屋等非流動資產很難符合銀行抵押物和擔保單位的要求,從而不能向銀行提供完整的信貸手續,這也往往製約中小企業取得貸款。
4.企業發展目標不明確
中小企業資金來源渠道各有不同,其創立的出發點也各不相同,而且多數中小企業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使銀行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顧慮。
(二)外部原因。
1.銀行貸款門檻較高
商業銀行是目前中小企業最大的間接融資來源,但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並不高。主要是因為:第一、目前銀行資金流動性過剩,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支持力度仍顯不足。第二、商業銀行的主要經營目標是盈利最大化。第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銀行會要求企業提供足夠的抵押或者擔保。
2.缺乏適合中小企業的擔保機構
目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選擇部分省市進行試點,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信用製度建設,加快構建多層次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按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現行的規定辦理貸款的戶數與金額,與中小企業貸款的實際需求差距甚遠。
3.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支持不夠
由於政府和金融機構製定的金融政策都是以企業所有製的類型和特征為基礎,不是以企業規模為依據,這就是在政策上使中小企業的發展處於劣勢。政府缺乏對中小企業的關注,滿足不了中小企業各個方麵的需求,從而打消了中小企業主發展創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