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確認一下場景設定的時間,按照標準的編年法現在是公元1200年,也就是是宋寧宗6年,宋朝的政治腐敗在這個時期可謂到達一個頂點,寧宗以趙汝愚任宰相。趙汝愚本人政治操守良好。但由於皇室任職宰相本就不合禮法,加上韓侂胄煽風點火,最後他被罷去相位。
此年正值趙汝愚罷相之後,民間依然十分懷念他,臨安城門上每天都有悼念的詩文。韓侂胄為了徹底清除趙汝愚的影響與排斥異己,假借學術之名,製造慶元黨禁。將理學稱為“偽學”,而朝中信仰理學的大臣又多反對韓侂胄。韓侂胄借此將信仰理學的士大夫全部趕出政府。政治清洗的風波也波及市井之上,臨安大街最繁華的街道此刻也是空無一人,隻有偶爾經過的巡邏軍士,滿街飄揚著就是死寂,仿佛臨安成為了一座古城。
時直初秋,傍晚有著絲絲的寒意,徐清風雙手攏在袖中,這並不是覺得很冷,實際上隻要氣溫沒有低於絕對零度,他都不會覺得冷,或許這就是神奇的魔法吧,當然他不會承認這一點,最多會說這是科技的力量!科技是什麼?沒有人明白他也懶得解釋;此刻他正默默的走在大街上,這裏是臨安東大街,抬頭仰望看到臨街的牌匾上挑著一副大旗,上書“清月酒家”;若說在這個年代什麼東西最吸引人那無非就是賭場、勾欄、酒家、茶館!即使人們娛樂的去所,也是信息交換的平台,大多數消息都是從這裏流傳不管是英雄的傳說還是美人醇酒;其信息的傳播速度遠超同時代的官方媒體——邸報,看著諾大的酒樓徐清風心裏升起了一種久違的感覺,對於每個男人來說酒大概向女人一樣是不可缺失的;宋朝的酒基本相當與那個時代的紅酒範疇,不過更加的醇和香甜,就憑著這一點也可以保持千杯不罪的,古代的高腳杯可不是向現在的杯子;
推開門走上樓台耳朵就聽到熟悉的絲樂聲還有一個女孩婉轉的歌喉,唱的是柳永的《雨霖鈴》,即便是在幾百年以後這首詩詞也是鈸舉影響的,隻是再也沒有人吟唱了;
《雨霖鈴》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徐清風緩步走上樓台環視四周(這是他的一個良好的習慣,首先熟悉環境),畫台上擺了一張桌子,上麵放著一張看似古樸的木琴也許是古箏,一個穿淡黃色的少女在弄琴,她旁邊是一個抱著琵琶的白衣少女,彈著琵琶低聲吟唱,唱到後麵還帶著一種顫音,不得不說其唱的好聽之際了;大廳零散的擺著十張方卓,散座這看士子,靠近畫台的中間坐著一個驃形大漢,身後還有幾個看似家丁模樣的人,此時這個大漢雙目緊緊的盯著那個彈弄琵琶的白衣女子,回頭看看那個白衣少女,臉上看不出粉飾的顏色,穿著也是極為的普通,就是這樣;有倒是欲抱琵琶半遮麵大概說的就是這樣的畫麵吧,吟唱的少女雙目間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憂鬱;這種憂鬱更為她增添一種某名的美感。簡直可以用國色天香來形容了,即使在閱盡美女無數的徐清風看來,也可有用驚豔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