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變革的時代(1 / 1)

變革的時代

卷首語

“昨夜西風凋碧樹。”十月中下旬的北方已是寒風乍起,溫度驟降。中國經濟似乎也感受到陣陣寒意,今年第3季度GDP破7,中國製造業重鎮——東莞國慶節後突遭企業倒閉潮,一直高歌猛進的互聯網也遭遇質疑和泡沫。中國經濟怎麼了?

事實上,看經濟從來不能脫離時代本質。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從曆史維度看過去,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企業的興衰,泡沫的沉浮,還是數字的變遷,都不足以讓中國經濟“望斷天涯路”。

當今中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時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結合這樣一個時代特質來分析當前經濟的種種表象,才能看到本質。

你會發現,實體經濟暫現的低潮,其實並不可怕。曆史發展規律表明,凡是變革,必經大浪淘沙的陣痛。前兩次工業革命中,都有一大批輝煌的企業倒在自己曾經的光環中,從此匿跡。如果把時間維度拉近,會看得更清楚一些:就在伸手可以觸摸的5年前,通信市場幾乎被摩托羅拉、諾基亞二分天下,而今已是滄海桑田,昔日的企業領袖已不知何蹤?

市場也由此得出一個教訓:無論你曾經多麼強大,變革中如果不能順勢創新,走不出依靠人口紅利、“三來一補”,以及無休止向環境掠奪的傳統生產模式,等待的必然是市場的自然淘汰。

你同樣會發現,互聯網泡沫,其實也不可怕。縱使今天突然出現了上百家P2P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明天又“死”了幾百家,這樣的現象也不足為懼。因為,市場一直在告訴我們,當一個新事物出來時,一定會伴生無數的雜質和泡沫,而市場最終一定會“淘盡狂沙始見金”。

你還會發現,破7的GDP,更不可怕。猶如行駛中的巨輪,中國這麼大的一個經濟體,已經高速發展這麼多年,應該開始降低航速了。再者,即使我們降速了,在全球依然是名列前茅。

然而,戰略上的藐視,不代表戰術上的輕視。作為中國經濟最基本細胞的中國企業該如何麵對這樣的變革,是時候主動思考和作出決策了。而在此之前,更應深刻理解李克強總理對當前中國經濟作出的判斷。

比如,對於“新動能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咄咄逼人’,在一些方麵已經發揮了突出作用”的判斷,中國企業就應該去思考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催生自身新的動能。

而“單靠政府一隻手確實不夠,還要充分調動市場活力”的判斷,則告訴中國企業是時候加強創新了,無論是技術還是生產方式,我們都要進行創新,唯有創新才有未來。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優勢”的判斷,其實是為中國企業指明了一個未來發展方向。

盡管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都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們相信,新的變革已經到來,而且避無可避,關鍵是如何尋找新路徑,信心和行動顯然影響決定著我們的未來。